第264章 熊熊熊熊熊【二合一】-《绑定打卡系统,我成了悠闲旅行家》


    第(1/3)页

    “有熊欸!”

    “嗯。”

    李悠南随手便将之前链接进生活区的电台广播的音量给关了。

    眼下雪崩的困境已过,便不再需要时时刻刻听着广播了。

    “初中数学么……学起来困难吗?”

    李悠南将注意力放在了刘璃面前的那本数学教辅资料上。

    刘璃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不过倒是慢吞吞地将捂着的手放开,“说实话,挺难的。”

    “这个是正常的,毕竟你都好久没有学过了。”

    李悠南很清楚,大脑这东西是有适应性的,一段时间一直持续做一项有针对性的复杂工作,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和惯性,相关的记忆区域的触突也会被激活,便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强。

    但是反之,很长一段时间不去从事这一项复杂工作,对应区域的功能就会退化。

    刘璃初中辍学,甚至连个初中文凭都没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现在的学历是小学。

    很多人认为初中的知识足够简单,但只有真正重学,才明白事情没那么简单。

    刘璃学起来是有一些吃力的。

    但李悠南也同时清楚,此时感受到吃力并不能说明她笨。

    李悠南凑过来看了几眼。

    学习方面,李悠南就算没有系统的加成,也是有足够的发言权的。

    他当年是全县的高考状元,就算放在全省,排名也是进入了前百名的。

    虽然说,这么多年过去,或许会有一些知识点有所遗忘,一些解题的技巧也生疏了,但学霸与普通的小镇做题家最大的区别从来不是对于知识点的记忆能力。

    尤其是数学。

    在辞职之前,李悠南是一个工程师,这项工作需要极强的逻辑性,他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非但没有退化,反而变得更强了。

    而学习数学,真正需要记忆的知识点,相比于物理、生物是很少的。

    更重要的是对数学规律的敏感性和推理能力。

    所以,在学生时代李悠南是更喜欢学数学的。

    学习数学的核心在于……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架构。

    不是背目录、思维导图的那种知识架,而是真正一点一点地推理出来的的知识架构。

    李悠南只是翻了翻前面的基础定理,大脑那片已经很久没有用过的区域便再次被激活了。

    基础定理就像是地基,上面的性质、特点、关键的知识点,就像是搭建房子一般,很快就重新在脑袋里被搭建起来。

    数学需要学的东西……其实就那么点。

    李悠南微微一笑,看着刘璃此时正在纠结的一道题目,不仅一眼看出了她错在哪里,还一眼就明白了她的思维链条哪里出了问题。

    “整式乘法公式,是贯穿整个初中数学知识点的东西。”

    李悠南直接在刘璃旁边坐下。

    “这道题要用韦达定理来解,但你的韦达定理掌握得不扎实,应该说,你只是记住了公式,但它是怎么来的,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所以,题目稍微变个形状,你就发现韦达定理套不进去了。”

    “就好比是修建房子,韦达定理是这座房子的屋顶,你靠着死记硬背将屋顶的形状记下来了。”

    “遇到的题目,题干就好比告诉你这个房子的某些结构,比如梁是什么样的,柱子是什么样的,问你这个屋顶要怎么盖。”

    “你只是记住了屋顶的形状,但这个屋子换了其他形状的梁,或者多了一些柱子,于是现成的屋顶就盖不上去了。”

    李悠南用尽量直观具体的方式试图让刘璃明白,刘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我要怎么做呢?”

    李悠南耐心地说:“从头开始,从地基开始,一点一点地夯实,明白整个房子是怎么搭起来的。”

    “要真正掌握韦达定理,其实很简单,初中的知识不多,我来带着你过一遍,同时看看你对每个基础定理有没有掌握好。”

    “首先是代数运算,这个是最底层的基础,也是最简单的,来,我看看你有没有真正掌握……”

    李悠南不厌其烦,将复杂的知识拆成一层一层的简单定理,先是出题测试,如果确认刘璃还有囫囵吞枣一般的掌握情况,就耐性地给她讲明白。

    “第二层是方程与根的概念……这个其实也是一个类似于小屋顶知识,我们需要用这种方法,也推导理解清楚,但会比韦达定理简单一些……”

    “很棒啦!前两层已经完全掌握了,接下来是第三层,一元二次方程……这个是推导工具,可以看作是修建房子的方法……”

    李悠南讲解得极为细致,刘璃原本还有一些担心自己太笨,基础太差,会被嫌弃,但听到李悠南说的最多的话是……

    “还没怎么明白?嗯,不是什么大事,不是你的问题,可能是我还没有讲清楚,来,我们再来一遍,我讲得更清楚一点。”

    真的好耐心。

    刘璃回想着曾经初中时候,辅导老师的态度,如果两三遍都没有弄明白一个知识点,肯定要发火了。

    李悠南却那般温柔……

    真的,好安心的感觉。

    也越来越有学好的信心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但两人却丝毫没有感觉到时间流逝,直到刘璃肚子咕咕一叫,她才猛然看到窗外天都黑了。

    肚子叫,好丢脸……

    此时猫头鹰团团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又过来,刘璃摸了摸它的脑袋,说:“啊?团团,你在叫什么啊?咕咕咕咕的……”

    猫头鹰眨了眨眼,歪歪头。

    李悠南哈哈大笑,站起身来,“这只小馋猫肯定饿了,那行,我去做饭了。”

    刘璃深深地低下头,为自己的机智感到骄傲。

    不过当李悠南离去,刘璃忽然意识到,猫头鹰是鹰啊……不应该是“小馋鹰”吗?

    呃……

    讨厌。

    刘璃腮帮子鼓起来,才再次讲目光放在了教辅资料上。

    经过李悠南这么一拆解,她觉得数学真的很简单了。

    学习数学,不能死记硬背定理公式。

    每一个复杂的定理和公式,都是一个个高高的屋顶,要一个一个弄懂组成它的基础,都弄懂了,就自然而然地懂了这个复杂公式或者定理。

    也能随心所欲地运用它做题了。

    如果不知道这个公式怎么来的,不是没理解这个公式,而是前置的知识没有掌握清楚。

    就是基础不牢的表现。

    同时,一些复杂的定理公式,或许又是别的定理知识的基础。

    但拆解到最底层,都是笨蛋都能学会的简单的知识。

    而按照李悠南的说法,这些简单的知识定理,在数学这个学科里是很少的。

    掌握了这个学习数学的核心方法论,刘璃对接下来的学习便更有信心了。

    此时他也从更深层的角度理解了学霸的思维方式和普通学生的差异。

    他们似乎天生就有着对复杂系统,快速抽丝剥茧,总结出规律的能力。

    此时,为了一道韦达定理,花了几个小时,却还没有到最终的那一步,但刘璃却有信心靠自己独立推导出来了。

    趁着李悠南做饭,她开始独立地进行推导。

    前面李悠南给她夯实的基础,就像是房子已经从地基和梁柱都扎实地搭好了,此时就差根据已经有的结构盖上屋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