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烧城门-《我是范蠡》


    第(2/3)页

    吴王发狠说:“我把莱芜攻破,杀他个鸡犬不留!”

    于是发出撤军的信号。攻城的士兵见到信号就往回跑,但守城的士兵哪能让他们轻轻松松地跑回去呢?那弓箭就追着屁股射,距离太近,能够逃回去的士兵已经不多。

    吴王手拿着马鞭,在急急踱步。伍子胥捋着花白胡须,在想办法。他南北征战几十年,像这样难攻的城池还没有遇到过,以往攻城的招数都用上了,但是都不管用。

    伍子胥说:“君王,老臣有一个主意,不知道管不管用。”

    吴王说:“说来听听。”

    伍子胥说:“老臣以为,要想攻破城门,还得用火攻的方法。城门再结实,也是木头的,是木头就会燃烧。”

    吴王说:“你打算怎么做?”

    伍子胥说:“叫当兵的每人一捆柴草,堆到城门上,然后放火烧。”

    吴王说:“这方法倒是行,但士兵拿着柴草上去,就没法那盾牌,那样就会造成极大伤亡。”

    伍子胥说:“伤亡是肯定的,但是只要能把城门打开,付出点代价也是值得的。”

    吴王说:“好吧,就照相国的办法办。”于是,传下令去,叫士兵们准备柴草。

    春秋时地广人稀,最不缺的就是柴草。时间不大,便已经筹集到大量柴草。然后当兵的一人一捆拿着朝城门跑。

    城墙上的守军就开始射箭。但柴草可以挡住弓箭,对士兵伤害不大,但当他们把柴草放到城门边,却很难活着回去。

    他们往回跑的时候,空着手,浑身没有遮挡,密集的飞箭从城头落下,每个当兵的身上都中了不止一支箭。

    但是后面还是有许多当兵的拿着柴草冲上来,放下柴草,然后中箭倒下。

    没用很久,城门边已经高高堆起一垛柴草。便有当兵的一手拿着盾牌,一手拿着火把,冲上来,把火把丢上草堆,再退回去。

    那柴草便“呼呼啦啦”烧起来。天干物燥,四面城门很快燃起通天大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