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深山炊烟-《我是范蠡》
第(2/3)页
范蠡一边行走,一边感叹不已。进入楚国地界,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这一天已经进入淅水宛地。只见淅河浩荡,四面环山,中间却是一马平川的百里平原。
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800多年的历史,有400多年建都在淅川,45位楚王,23位在淅川。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中原未战,淅境兵动”之说。
范蠡老家住在一个叫三户的小地方,他想起自己贫贱的出身,当年得恩师文子指导,在家埋头治学,被称为南阳五圣之一。
但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范蠡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前途渺茫,看不到希望。
当时任宛城令的文种听说范蠡才名,前往拜访,二人相见恨晚,相谈甚欢,高谈阔论三年天三夜而不知疲倦。
后来文种范蠡二人相约一起离开楚国,投奔了越国。
多少往事,仿佛如昨。范蠡在慨叹中回到了三户。
老家已经破败凋零,故人或死或徙,物是人非。村人听说范蠡归来,多来探望。范蠡怀有重资,对父老多有馈赠。
第二日,在乡亲带领下,来到双亲坟前祭拜。只见山坡上荒草迷离,兔走蛇游,一抔黄土,覆盖先人。
范蠡哭倒坟前,五内俱焚。村人婉言劝慰,方才作罢。
范蠡出资,在二老坟侧建茅屋三间,内置一床一桌一凳,以及厨具。桌上放一柄刻刀,竹简若干,还有未成书半卷。最后留下帛书一方。
雇请村翁在此居住,每日为先人焚香祈祷。对老翁说:“此有黄金若干,请翁仗在此住满五年后离开。一年后,当有吴人来访,请将此帛书给他看看,就说先生出游未归就行了。请老人家不负重托!范蠡有礼!”说罢跪下叩头。
老翁连忙扶起范蠡,说:“先生有事自去操忙,守墓之事,老朽一定做好。先生馈赠,老朽一生也用不完,别说五年,老朽在此终老。”
范蠡再次叩谢,洒泪而别。
为将来再回吴国做好了铺垫,现在他要做的是,就是挑动楚国发兵攻吴。但是他在楚国没有人脉,贸然去见楚王,难以使人相信。那又怎么办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