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屯驻防城-《我是范蠡》


    第(2/3)页

    另一个被他视为心头大患的是越国。虽然越国现在已经是吴国的属国,但伍子胥害怕勾践。

    勾践在越国百姓中具有崇高威望,有强大的凝聚力。最可怕的是范蠡文种,这是两个天下少有的干臣。虽然范蠡这些年一直在吴国服务,但伍子胥从来就没有把范蠡当做吴国人。

    他凭直观感觉到,将来让越国重新崛起,并灭掉吴国的一定是范蠡。

    所以,和北方作战,伍子胥一直是非常消极。他必须保存实力,用来对付楚国和越国。

    伍子胥有一个大的战略构想,如果吴国搞定楚国和越国,楚国吴国越国将连城一片,那么淮河以南,长江中下游,向南直到闽江,向西直到珠江这一片广大区域都在吴国控制之下。而中原地区侯国林立,战乱不断,消耗极大。只要吴越楚联手,挥师北上,便可一统天下。

    基于这种考虑,伍子胥的意图是和北方诸国,能不打就不打,能小打就不大打。于是说:“要想让齐国认输赔款,不一定需要打仗。现在五国联军十八万人马屯驻齐鲁边境,对齐国的压力是巨大的。齐国举全国之力,也不会超过十万军队,双方打起来,齐国连打平的可能都没有。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派出使者去齐国,晓以利害,极限施压,齐国顶不住压力,必定前来会盟,那时我们叫他认输赔款,而不伤一兵一卒,岂不是最佳选择?”

    几个小国害怕打仗,连声说,伍相国这个方案是最佳方案。鲁国想到,如果这个目标达成,鲁国不会有任何损失,挣得了面子,还可以发点小财,更重要的齐国穷下来,就没有力量欺负鲁国,鲁国就可以过几年安稳日子了。

    于是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案。我们同意伍相国的意见。

    吴王对来北方攻城略地,兴趣也不是很大,吴国和齐国中间还隔着一个鲁国和莒国。即便是灭掉齐国,这片地方也不好管理。他的目标是打败诸国,坐上霸主大位,各国每年进贡财宝美女,让他享受也就行了。他还没有后来秦王嬴政那样的灭掉所有侯国,一统天下的战略野心。

    吴王说:“相国的提议,得到大家拥护。这样我们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这个方案好。现在我们联军就派出使者,赶到临淄,面见齐侯,要他前来防城会盟。如果他不同意,我们就出防城过长城,踏平齐国!”

    伍子胥的提议得到一致同意,大家无不欢欣鼓舞。准备派人出使齐国。正在商量之时,忽见小军来报,水师主将徐承派人来了。

    吴王一愣,两万水师可是吴国的精锐,在败楚灭越的几大极大战役中所向无敌。

    伍子胥更是吃惊不小,徐承一切顺利的话,不会派人来的。如果水师出了问题,事情就要朝另一个方向发展了。

    吴王说:“人在哪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