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二十八个人-《我是范蠡》
第(2/3)页
几个吴兵冲过来,抬起徐承:“将军,别声张,我们走!”
几个人抬着徐承,跳上快艇,悄悄离开余皇号。
徐承说:“兄弟们,我不能走,余皇号落在齐军手中,我死后无颜见先王。”
士兵说:“将军,顾不上余皇号了,我们保护将军突出重围,也算是老天保佑。”
徐承说:“将士们还在血战,我徐承应该和兄弟们一起死在琅琊台。”
士兵说:“将军,大势已去,你就是死在琅琊台,也于事无补。”
一个士兵为徐承包扎大腿,过多的失血,让徐承一阵阵眩晕,他伤心地叹道:“天不佑我!”
其实这次败仗,并不怪老天。而是败在决策错误。吴军压根就不该打这次海战,因为吴军水师根本就没有条件打这次海战。后人曾经总结了这次海战的几个原因。
首先,吴军不熟悉海战,从来没在海上打过仗,也没在海上训练过。虽然吴军水师在内陆所向无敌,但那和海战不是一回事。其次,吴军水师的舰船不如齐国。还有,吴军水兵不适应北方气候,最后,吴军水师长途奔袭,本来已经很累,再加上晕船,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这样的仗若能打赢,就不合常理了。
这时,战斗还在激烈的进行中。齐军的鼓声还在山响,喊杀之声还如狂风暴雨。二三十里的海面上,飘荡着无数的船只,每只船上还在进行激烈的拼杀。
毕竟要把两万水兵全部杀死,需要时间,也需要齐军付出伤亡代价。
吴军舰队损失大半,士兵死伤无数。海面上漂满了还在燃烧冒烟的吴军战舰残骸,还有无数士兵的尸体,有吴军的,也有齐军的,更多的是吴军的。
狂风还在刮,大海中波涛汹涌,战舰的残骸和士兵的尸体被海潮冲到附近海滩,在海滩上堆积如山。
海水被士兵鲜血染成深红色。琅琊海域成了成了真正的“尸山血海“!
快艇载着徐承和二三十个吴军水兵,专门找火把光亮很弱的地方走。遇上前面正在战斗的船只,就掉头避开。遇到对面有齐军舰艇驶来,几十个人就伏在船舱里不动,装作一条无人的船在飘荡。
就这样走走停停,慢慢地逃出了齐军的包围圈。这时,天色已经蒙蒙亮。快艇离开战场已经好几里远。徐承让士兵扶他坐起来,回望战场,还远远地看到,战场上浓烟上冒,似乎还能听到喊杀之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