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道高一丈-《我是范蠡》
第(2/3)页
悼公暗暗开始激动了,原来读书人都有点傻呀!就像范蠡这样的学问家,怎么也没有一点保密意识呢?千万别打断他,还要诱导他吐露这些秘密。
于是说:“也就是说,吴王斗不过主和派,所以才派先生北上斡旋,是吧?”
范蠡说:“正是如此。大家知道,吴国之所以强大起来,有一个人功不可没,这个人就是伍子胥。这是天下都知道的事实。但大家都不知道,伍子胥和吴王夫差之间,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悼公说:“这对君臣关系不是很好吗?怎么又弄出矛盾了?”
范蠡说:“说起来,这是个笑话。大家都知道,越国兵败之后,吴王把越王夫妇掳去吴国为质。那么吴王后雅鱼实际上就是吴王的女人。这是天下惯例。但伍子胥在和晋国使者的谈判中,为了掌握主动权,竟然逼迫雅鱼去侍奉晋国使者。这就犯了吴王大忌。从此之后,吴王就看伍子胥不顺眼,伍子胥的话他一句不听,而伍子胥依仗自己是前朝老臣,劳苦功高,位高权重,也不把吴王放在眼中。”
这真是特大新闻!范蠡傻乎乎地说:“这是吴国内部的情况,说出来就是丑闻,还请陛下听了就算,不要张扬。不然臣范蠡的名声都不好听。”
悼公看看熊飞,差点笑出来,心想,范蠡读书读傻了,这样的事说出来,还叫别人不要张扬。于是,一本正经地说:“那当然,寡人和熊飞大夫都不是饶舌的人。”
熊飞也接上说:“我们都不会乱说的。”
悼公又开始套范蠡的话了,说:“寡人明白了,这次伍子胥做了主和派,是不是?”
范蠡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说:“对啊。这次伍子胥是主和派。吴王本来是可以决定打还是不打,但他有难处。”
悼公说:“哦?吴王有什么难处?”
范蠡说:“大家都知道,吴王的军队都掌握在伍子胥手里,打仗的事还要靠伍子胥。吴王如果动用权威,决定参与这场战争,那派谁去打?派伍子胥去打,他是个主和派,能打好仗吗?如果自己带兵参战,伍子胥在后方生变怎么办?吴王在外面打仗,伍子胥在家里再立新君,不就麻烦了吗?”
悼公说:“先生说的有道理,这个矛盾的确不好解决。吴王不参战,这才是主要原因,至于经济衰退,那倒是次要的。”
范蠡忽然拍拍脑门,有些后悔的样子:“不好意思,我说的太多了。”
悼公一脸的诚恳:“没事!先生是寡人尊重的人,你的话我们就是一听而已,绝对不会到处张扬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