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血染邹城-《我是范蠡》


    第(2/3)页

    突然,脚下的大地在震动,不远处的树林里发出沉重隆响,三千人的脚步声一起想起,发出低沉而沉重声响。

    大军潮水一样涌来,冲进了城里。

    范蠡说:“走!去东门。”

    率领三百突击队,冲向东城门。东城门也是几十个驻军守卫,毫无防备,几乎是没反抗,就被全部消灭,城门也被打开。

    紧接着,南门和西门也被打开,范蠡命令当兵的再一次发射火箭。随之,邹城四面都有火箭升起。目测距离,不到二里路,也就是说,几万大军顿饭之后,就会攻进邹城。

    范蠡站在西门的城楼上,命令士兵:“守住城门,不让城里任何人靠近。不一会,鲁国大军就会进城,然后始终保持城门大开状态。准备鲁军随时撤退。”

    身边的几个小兵跑下城楼,传达命令去了。范蠡独自站在城楼上。听着城里响起喊杀之声,那千百万人发出的呼喊,响彻云霄,地动山摇。

    范蠡摇摇头,轻轻叹了口气。邾国是废了,这一仗打下来,要死多少人,还不知道,但最少也是几千人,甚至会超过一万人。这并不是一场规模很大的战争。比起那些大的战争,根本就是小打小闹。那些大的战争打下来,死伤几十万人根本就不是个事。

    这场战争本来是可以不打的。佞夫和邾子益有矛盾,但也不至于打起来,鲁国和邾国有矛盾,但通过外交努力,也可以不打的,但还是打起来了。

    这是人为的挑起的战争。挑事者,范蠡、计倪是也。这样做,对越国的复国大计是有好处的。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把吴国拖入战争之中,战争的巨大消耗会把吴国的军力降下去。为越国的复国大业扫除障碍。但倒霉的是这些普通的老百姓和普通士兵。

    一将功成万骨枯,信也!

    范蠡无奈地笑笑,觉得自己很可笑,事情是自己挑起来的,却又在这无端地假慈悲。注定这就不是一个办大事的料。

    范蠡深深地呼吸一口带着血腥味的空气,拍拍自己的脑门,自语道:“活还得继续干哦!”

    他拔出身边的宝剑,撒开步头,在城墙上向北跑去。这时城墙上已经没有一个人了。原来城墙上应该有人巡逻的,但这时没有了。那些当兵的一见城中发生了大事,也许会进城去看个究竟,也许直接就逃跑了。

    无人阻挡,一路顺畅。喊杀之声主要集中在军营那边,那里这时也许是遍地死尸,血流成河了。

    奔跑一阵,范蠡下了城墙,转过一条街,前面就是一座高墙大院,这正是邾隐公的宫殿。院子里人声嘈杂。外面的战斗显然惊动了宫里的人。

    正门外的广场已经没人,大门前的宫灯还在亮着,宫门大开,忽然,大门里冲出一队人马,向喊杀处跑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