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抓捕施臣-《我是范蠡》


    第(2/3)页

    因为鲁海大部分时间都回到相国府过夜,很少在指挥部过夜,那就要等待时机。启动机关的人就要长期潜伏在周围。

    既然排除了鲁海卫队作案的可能,那么就可断定作案的是工程施工人员,但修建姑苏台,调动了几万民工,要在几万人当中把这个人找出来,谈何容易?

    找出这个人非常重要,他可以供出收买他的人。只要他供出幕后指使者,范蠡就除掉了一个强敌。

    范蠡督促上官正抓紧破案。

    根据分析,这个人应该就是在工地施工的民工。因为工地有军队保卫,非施工人员是不准进入的。而这个人应该是一个石工,只有石工对石头熟悉,才容易操作。

    而且,这个人就在距离小桥最近的一个石工工地干活,整个工地铺开十几里范围,,如果距离太远,操作起来就太不方便了。

    这样一来,侦查的范围就缩小了。

    距离小桥最近的石工工地,有一百多人干活。六十岁以上的有三十多个,这些人老了,腿脚不方便,幕后者谁不会收买这些人的。

    还剩下的七十多人,就是侦查的重点对象。

    破坏小桥的人,从接受了金钱之后,准备实施破坏,就一定会在小桥附近经常出现,他一出现,有可能被看到。一开始,护卫人想不起来,是因为不留心。不重视。但落下的印象还在脑海里,只要努力去想,还是可以想起来的。

    果然,有一个人渐渐露出水面。

    这个人三十多岁,瘦瘦的,显得很精干。卫队有多人看到他在小桥附近转悠,还有人在夜里看到他在小桥附近出现。

    通过深层回忆,卫队有十个人曾经看到同一个人在小桥附近出现过。这就说明,这个人有重大的作案嫌疑。

    上官正说:“仔细回想,你们见到这个人还能认出他来吗?”

    当兵的说:“回大人,这个人特别瘦,很精干,好认。”

    上官正说:“好,我们就来找出这个家伙。来人!去吧这个石工队的全体民工找来,在指挥部外面集中。”

    “是!”一队当兵的跑走了。

    时间不大,一百多名石工,全部集中在指挥部外面。然后,一个一个地到小桥附近转悠一圈。鲁海卫队的人就在桥头观看,复原当时的场景,更容易勾起目击者的回忆。很快一百多人走完了。

    上官正对鲁海卫队的人说:“你们说的那个人在不在这里头?”

    大家摇摇头:“大人,那个人不在这里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