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九章 查阅-《反套路修真日常》


    第(2/3)页

    她看到了那本书的残卷,思及此便认认真真地记下残卷内容,她没有什么很高水平的文化,对里面内容也是半懂不懂,但她想着她看过了,记下了,也算是帮老秀才了却一桩心愿吧。

    那是她记过最熟练的书,因为它字不多,每次回忆起从前在小山村的日子,她都会想起老秀才,就会在心里默背几遍那本残卷上的内容,算是给自己心灵的一种慰藉。

    在此之后,禾遇对浮桐和华夏的历史更起了探索之心,这里面藏着的秘密实在太多了。

    空明听了禾遇的话,陷入了沉思,他不得不承认禾遇说的有道理,但也只是有点道理而已,这并不足以动摇他对这段确实是浮桐历史的认知。

    如果不是真实发生过的,如何能描写的如此详尽?那可是整整四千年,从夏商周到宋元明,每一桩每一件都有迹可循。

    但这也仅仅是在书中有迹可循而已,在书中四千年的历史是一个完备的体系,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都有所记载。

    可用浮桐去与书本上的地名等做对比,又好像完全没有头绪,不管是地名还是建筑,都对不上。

    他知道秦始皇在咸阳建立都城,葬于骊山,可咸阳是哪儿?骊山又是何地?

    浮桐根本就没有这个地方,不论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黄河,还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他都不知道在哪儿,也未听过这个地名。

    空明非常困惑,浮桐的现状与他看到的历史,实在是格格不入。

    可千百万年的岁月变迁,有变化也是可以理解的不是吗?

    两种想法在他脑中转来转去,空明也不知道究竟该信哪一方。

    空明掩下心中繁杂的思绪,静下心来开始翻阅书籍,禾遇的目的再明显不过,她想要找到书中历史存在的证据,去亲自走访名山大川,去寻找千百万年前留下的古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