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搞这么正式做什么。”秦绝把无奈的笑音含在嘴里,自言自语吐槽了一句。 没有清曲剧团的倾情投身,没有吴海舟的鼎力相助,《FROZEN》持续了十一天的公演哪里能成呢。 她目送吴海舟上台,代表蓝组接过那尊象征着龙国戏剧界最高荣誉的奖杯,眼里满是欢慰的笑意。 “感谢国家,感谢金兰奖评审团……” 吴海舟神情激动,颤着声音发表获奖感言。 这时候就体现出秦绝安排他上台领奖的另一个独到之处:如果站在那的是秦绝自己,她或许能够更全面地给大家分享蓝组一步步构建出《FROZEN》的过程,但吴海舟不同,他既参与了作品的完善、彩排与演出,对内幕颇为了解,又和普通人一样对秦一科技写作“技术”读作“魔法”、堪称奇迹般的特效抱有最原始的喜爱和震撼,在这方面天然与观众共鸣。 秦绝不想在金兰奖颁奖典礼上以创作者的身份强调科技给文艺表演形式带来了怎样强有力的改变,那样喧宾夺主不说,还会隐约给人一种“带着先进技术生产力挤压传统戏曲生存环境”的侵略感。 而此时吴海舟从文艺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所作的发言皆立足于“与人民同乐”,不论是内容还是蕴含的感情都很合适,听得秦绝时不时颔首。 “……最后,我想说,《冰雪奇缘》能获得‘最佳表演奖’,最离不开的是总负责人秦绝呕心沥血的付出……” 台上,吴海舟说完了演员,说完了舞台设计,说完了秦科特效,突然话锋一转。 认真听他讲话的秦绝心里立刻一咯噔,表情微妙地僵了一瞬。 等一下……! “他作为主创团队的核心、整个剧团的主心骨,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无私地燃烧自己——” 吴海舟眼含热泪,越发声情并茂。 秦绝:“……” 屋漏偏逢连夜雨,金兰奖现场导播的应变能力岂是一句“很会来事儿”能形容的,吴海舟“总负责人”四个字才刚冒出来,舞台两侧的大屏幕就切到了秦绝的近景特写,时机那叫一个把握精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