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差距悬殊,毫无悬念-《鉴宝大宗师》


    第(2/3)页

    吓得陆琪又大略的看了一眼这幅康熙字画,再确认一遍印章,字迹,落款都没问题。

    “康熙的字迹和印章自然是容易鉴定这些都没问题。”

    “只可惜这幅字画似乎并不完整吧?”

    听到宋明这么说,陆琪和两位师傅都被吓得又再检查了一遍这幅书法。

    两位师傅仍未觉得有何不妥,但技高一筹的陆琪却发现了端倪。

    单看印章和字迹都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从整体看就能看出这幅书法的不对劲之处。

    下面的书法几乎挨着边框,但是上面却很突兀的留了一大片空白之处。

    这让这张书法看上去很不正常,因为平常写书法都会写在纸的中央但是这张却把书法写在了下端。

    印章虽然真,但却没有印在正常盖印章的地方而是有些偏差之处。

    不细细研究自己检查还真是没法看出端倪。

    而康熙皇帝可是出了名的严谨认真,绝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那为何会这样呢?

    陆琪忽地就想到了一种可能性,眼皮直跳,心里一惊。

    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直接就把裱框给拆掉了。

    果然,裱框之下还还有一些其他内容,让除了宋明之外的其他人都目瞪口呆。

    被裱遮盖之处还有一个印章被认为很突兀的截了一半。

    这其中真意在座的各位都已了然于心。

    “真是没想到这副书法竟然是残缺的!!”

    这种作假手法是最令人深恶痛绝恶心的作假手法之一。

    那就是把一副作品经过处理变成多份。

    物以稀为贵,正是越稀少的东西就越珍贵,价钱也越高。

    那要如何才能使利益最大化呢?

    有些投机倒把分子就想到了一个很缺德的办法那就是把一副完整的作品裁剪成多份,分别卖出。

    虽然因为不是一副完整的作品价钱肯定会大打折扣,但是分成多副卖出去的总收益肯定比卖出一副完整的要多得多。

    这幅书法作品这样的比较长的作品就是被裁剪分成多份的最佳对象。

    可书法作品一般都是以一整副的形式出现,这也是为什么陆琪一开始根本没有想到裁剪这种可能的原因。

    虽然这是康熙皇帝的书法,很巨历史留念意义,但在钱财面前,造价的人丝毫不会考虑什么历史传承。

    他们只会想到这样卖能卖到更多,获益最大。

    按现在这个情况可能当时康熙皇帝写的根本不止这一首诗而是多首。

    以至于被那些小人毁坏裁剪开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因为下面的空白地方太少,正因如此印章才会被他们截一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