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前朝余孽只想卖烧烤》


    第(2/3)页

    第一个人在用药草洗羊毛,第二个人在拿着毛刷进行第一轮梳绒,第二个人则是用滚轮机进行二次梳绒,他旁边还有一个人,把梳好的羊毛卷成毛条,然后是第四个人、第五个人……

    从前往后组合在一起,就是一整套织毛衣的流程了。

    几千名灾民被分成了不同的批次,一批接一批地过来观看,看过一圈之后再选择自己想做哪个环节。

    选好之后就到管事那里令牌子,之后就有人领着他们去跟着不同的师父学习。

    有人犹豫不决:“万一我现在选了,之后发现学不会怎么办?”

    管事噗嗤一笑,风趣道:“学不会或者不喜欢了那就换,难不成咱们棉纺厂还能打你一顿不成?”

    众人纷纷笑起来。这恐怕是灾害发生之后,他们第一次如此放松的笑了。

    有了管事的话,灾民们选择起来就快得多了。

    中间也会发生一些有趣的小插曲。

    一位年轻的妇人,看看这个摇摇头,看看那个摇摇头,走了一圈下来,懊恼地说:“我这粗手笨脚的,可做不了这样的精细活儿!”

    管事笑着说:“若不想做这个,可以去挖煤,用多出来的煤换工分也是一样的。”

    妇人一拍大腿:“这个好,我没出门子的时候就跟我阿爹挖过煤,不比那些男娃差!”

    然后,妇人就乐颠颠地跑到挖煤的管事那边去了。

    有了她带头,更多人去报名挖煤了,其中大部分是男人。

    之后,又有人细心地问了句:“织毛衣工分高,还是挖煤?”

    管事道:“那要看个人做多做少了,同样的人,按照单个时辰来算的话,还得是挖煤高一些,毕竟辛苦许多,还危险。”

    听到这话,更多男人脱离了队伍,去挖煤处报名。

    说来起,今日过来围观的除了灾民和平川百姓,还有滞留在平川城的文人学子和商人。

    棉纺厂用的什么机器,工人擅长的手法,全都明明白白地展现在人前,一点儿藏私的意思都没有。

    这就是平川城的风度了,也是楚溪客的底气。

    文人们在感叹,商人们在眼馋。

    还有一位年轻的史官,奋笔疾书在记录。

    他一边记录一边感叹,他的长辈们凑在一起的时候,往往是吐槽工作太闲,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写,有时候还要为了保命编一编。

    自从来到平川后,他和堂兄弟们的话题完全不同了,这个吐槽今日写满了一本,那个说明日恐怕有两本,然后各自哀叹一声,去买手腕劳损的药膏了。

    叹气归叹气,心里还是高兴的吧!

    这套《平川志》表面是一套史书,实则更像军政、民生、风俗、地貌等各个方面的大合集。最重要的是,上到平川王,下到管田亩的小吏,没有一个人会干涉他们,必要的时候还会提供帮助。

    幸运,并感恩着。

    ***

    事情的进展比楚溪客预料的还顺利。

    那些真心干活的人,全心投入了忙碌的劳作中,虽然辛苦一些,但充满希望。

    楚溪客还从中发现了很多人才,比如原本就会做刺绣的人,或者自小学习的木匠手艺。

    因为楚溪客总能不拘一格降人才,所以下面的管事们也十分重视,每次看到有些技能的人都会积极上报。

    虽说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吧,但也算结个善缘不是?毕竟,他们自己也是这样被举荐的。

    说起来,这件事倒提醒了楚溪客,下次再“偷人”的时候,要把那些有一技之长的筛选出来。

    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渐渐地忍受不住,快要露出真面目了。

    为首的是一个名叫“郑三”的人。

    郑三从前是军户,祖上也风光过。这人确实几分手段,脑子灵活,口才也好,兜里还有几个钱,因此来平川的路上就收拢了不少年轻壮汉。

    他们彼此间以兄弟相称,颇有些自我感动式的相见恨晚、肝胆相照。

    最开始,郑三就觉得楚溪客把孩童和小娘子们单独带走有阴谋,后来又有了以工分换伙食的事,他就更加不满了。

    “妈的!老子千里迢迢来到平川,难道就是来挖石头的不成?只有蠢猪才会任由那些当官的摆布!”郑三一脚踢翻运煤车。

    小喽喽道:“三哥有啥想法,说出来兄弟们也好帮你。”

    郑三三白眼一翻:“不是帮我,而是帮你们自己。”

    小喽喽们彼此对视一眼,不明所以地问:“这话啥意思?”

    郑三蛊惑道:“咱们几个,哪个不是身上有些本事的,来平川是干嘛的?是来干出一番大事业的!不说占个地头自立为王吧,至少也要被哪个大人物一眼看上,做个将军啥的。现在呢?枉你我空有一身本事,却被诓来做这等下贱之事!”

    一番话,真就把小喽喽们心里那点子不知天高地厚的劲儿给勾出来了。

    一个两个都恨恨地啐了一口,粗声道:“三哥说吧,咱们要怎么干?”

    郑三踩着煤车,露出一个邪笑:“平川城里家家有钱有粮还有盐,咱们趁乱冲进去,好生抢上一票,找个山头逍遥快活去!”

    喽喽们到底还有点脑子,迟疑道:“贺兰大将军可不是好惹的……”

    郑三自信一笑:“我早打听好了,贺兰大将军逢五排十都不在军营,没有他的手令平川军不会擅自出动。再说了,咱们又不明着来,只需要制造点事端,自然有傻子往前冲,咱们趁乱就抢,抢完就跑,等到平川军出动,哥几个早跑远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