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前朝余孽只想卖烧烤》


    第(3/3)页

    楚溪客“咕咚”咽下一口心虚的口水。

    ***

    楚溪客确实想偷人来着,但是此偷非彼“偷”!

    他看中了那些无父无母的孤儿,想要接到城里好好培养,以后一个个都是建设平川的人才。

    还有那些无依无靠的小娘子,楚溪客可太懂得没有父母亲人的滋味了,根本不放心让她们混在鱼龙混杂的流民队伍里,所以也要优先接进来。

    还有就是老年人。

    其实,出于功利的考虑,发生大灾难之后年老体衰的人似乎是第一个被舍弃的。但是,楚溪客不想这样做。

    他甚至给自己找了个显着不那么“圣母”的理由:老年人有经验,无论耕田的经验还是行走四方的经验,都对平川城有用;再不济,还能听他们讲讲古不是?指不定其中就有精彩好玩的,还能排成新的参军戏。

    这样说服自己之后,楚溪客就愉快地把老年人以及孩童和小娘子们安排到了最靠近城门的区域。

    他还叮嘱守城兵,这段时间就不要让这些人和其他灾民接触了,确定不会有什么疫病发生之后,就让他们优先进城。

    没想到,原本出于善意的举动,反倒在灾民中引起了恐慌。

    甚至有灾民半夜偷偷离开,生怕自己被卖。还有人趁机闹事,暗地里鼓动灾民,也不知道怀的什么心思。

    楚溪客没等事情闹大就主动站了出来。

    他没有盲目地冲到人群前面,把自己当成靶子,而是听从钟离东曦的话,谨慎地待在城楼上,拿着个纸筒卷成的大喇叭向百姓们喊话。

    “首先,我向诸位保证,你们所担心的幼童和小娘子们毫发无伤,不仅不会被卖,还会被好好照顾。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平川城从始至终都没有强行留人,只要想走,随时可以,不必偷偷摸摸,免得引起误会。”

    为了让百姓们放心,他还领了几个孩童、小娘子和老人家过来,让大伙辨认,证明自己没有说谎。

    很快便有灾民认出了这些人,激动地喊了起来。

    “那是小狗子!小狗子好好的,还穿上新衣裳了!”

    “我也看到阿花了!以阿花的性子,若真被卖到那等腌臜地方,早活不成了。”

    “还有徐阿公,徐阿公,你可好啊!”

    被唤为“徐阿公”的老人家似乎人缘不错,底下有不少人跟他打招呼。

    老人家并没有征求楚溪客的意见,实际上,他根本不知道楚溪客是谁,楚溪客领他们过来的时候也没有提前安排什么“台词”。

    因此,徐阿公便自顾自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扒着城墙砖,对底下的同乡们喊道:“我们在里面那圈帐篷里,吃得饱睡得暖,好的不能再好了。你们怎么样啊?”

    底下的百姓连连说好。

    徐阿公又说:“平川城是个好地方,你们在外面好好的,争取能进来落户,成为平川人,往后再也不用担心天灾活不下去了。”

    平平淡淡一句话,却让同乡们红了眼圈。这一路的艰辛,连日来的担惊受怕,只有一起经历过的人才真正了解。

    楚溪客感激地朝徐阿公笑笑,不枉他这些天时不时就出动“平康坊大妈”在内圈的军帐中游说啊,徐阿公都帮他做起宣传来了。

    偷人计划,大有可为啊!

    然而,林子大了总有一些贪得无厌的坏鸟。

    就在百姓们纷纷说着外圈吃喝也不错的时候,突然蹦出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为何他们被领去内圈,我们就活该挤在外圈?”

    楚溪客眯了眯眼,视线在人群中搜寻。

    显然,对方还没有当面和平川城叫板的勇气,因此说完之后就扎下了脑袋。不过,还是被钟离东曦找了出来。

    “在那边,倒数第三个。”钟离东曦低声告诉楚溪客。

    楚溪客看了一眼,嗯,一看就是个尖酸刻薄不知满足的,相由心生果真如此。

    守城兵上前,低声禀报:“这人是个刺头,纠结了一帮年轻力壮的同乡,平日里就惯爱在灾民中煽风点火。因为暂时没有闹出什么事,所以末将也没理会……要把人抓起来吗?”

    暂时没有闹出什么事?

    只是煽风点火?

    楚溪客摇摇头:“那就先不抓,叫人暗中盯着他,看看他有什么目的,背后有没有人指使……还有,别让他伤了其余百姓。”

    守城兵执手应下。

    楚溪客对着城下的百姓,扬声说:“方才有人问,为何有人在内圈,有人在外圈,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因为这就是平川城的规矩!

    “平川城倡导尊老爱幼,也提倡男女平等,还鼓励怜贫惜弱。在平川,有才能的人不会被埋没,有德行的人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勤劳肯干的人一定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相对的,心术不正者,作奸犯科者,造谣生事者,也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楚溪客看着一张张或惶恐或激动的脸,一字一顿道:“这就是平川城,是贺兰大将军和十万平川精卫驻守的地方,是所有平川人的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