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前朝余孽只想卖烧烤》


    第(1/3)页

    成为平川王的日子,  确实有了一丢丢不同。

    最大的改变就是,楚溪客不能再住蔷薇小院了,要住在王宫里。

    按照星官的说法就是:“王在宫中,  犹如潜龙在渊,可以定山河,  安社稷,  驱邪祟,护黎民。”

    楚溪客不懂星象,也不怎么信,不过单是为了“护黎民”这个美好的意头,  他便心甘情愿听星官的话。

    不过,以他对家庭的重视程度,  也不会完全被星官左右,现在的规律就是工作日住王宫,  休沐日回蔷薇小院。

    只要姜纾和贺兰康还在蔷薇小院,那里就是他心目中真正的家。

    钟离东曦自然也搬进来了。

    他在督建王宫的时候就存了个小心机,  偌大的王宫居然只有平川王的寝宫,没有王妃的,  所以钟离东曦就“只能”和楚溪客共用一处了。

    桑桑和二桑也跟过来了,就住在楚溪客的寝宫隔壁,  那里原本是小世子的住处,  钟离东曦叫人改建成了小猫房。

    心机x2!

    王宫不大,侍从还是翠竹大宅那些,楚溪客和钟离东曦都不需要他们贴身侍奉,日子过下来和从前也差不多。

    就是吧,  在朝会日的时候要早起一个时辰。

    昨天晚上闹得狠了些,  楚溪客身体酸软,  赖着不肯起。

    钟离东曦没狠心叫他,而是轻手轻脚地起来,想着把朝会要用的条陈整理出来,趁着楚溪客吃饭的功夫说给他听,这样他就能多睡两刻钟了。

    穿好衣服,钟离东曦没有直接出去,而是像往常一样俯下身,亲了亲楚溪客的额头。

    原本乖乖睡着的楚溪客突然睁开眼,勾住钟离东曦的脖子,主动送上早安吻。

    亲完之后还坏兮兮一笑:“还没刷牙。”

    钟离东曦失笑:“巧了,我也是。”

    “呕——”

    楚溪客故意做出嫌弃的模样,然后就被钟离东曦扛起来,享受刷牙洗脸喂饭念条陈服务去了。

    平川王和王妃的一天,就在甜甜蜜蜜的气氛中开启了。

    今日朝会,主要讨论“抢人计划”。

    楚溪客既然承诺要用三年的时间让平川境内的兵将和百姓吃上饱饭,就不只是说说而已。

    他利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命人走访平川全境,把土地划分成牧场、耕地、山区和荒原,然后在智囊团的帮助下,反复推敲出一个“三年计划”。

    首先是开垦耕地。

    东部的冲积扇平原、大片的湖区滩涂,甚至临近贺兰山的戈壁区,都有可能开垦成良田。种不了粟米可以种荞麦,种不了荞麦可以种大豆,再不济还能种棉花、麻山药、梭梭树不是?

    其次是优化牧场。

    平川境内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面积是广袤的草原,其中生活的多是突厥人,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按照“三年计划”,要科学地划分牧区,改良牧草品种,增加牛羊养殖。牛羊的粪便、奶源及耕牛本身再反过来供给农耕活动和百姓的日常所需。

    最后是林区休整和荒原改造。

    楚溪客惊喜地发现,贺兰山虽然主峰多岩石,但有几个谷地和土丘长有山楂、酸枣和猕猴桃,虽然是野生的,但长势非常好,如果作为砧木嫁接高产品种,就能很好地适应当地气候。

    至于荒原,包括戈壁和沙漠,楚溪客想要效仿后世,种上梭梭树防风固沙、改善土壤。这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在有余粮和足够人力的前提下再去做,急不得。

    说到底,还是缺人。

    平川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其中一部分精兵需要守卫关塞,轻易动不得,另一部分被贺兰康派去看管两个盐湖,这是平川城立城的根基。

    剩下的就是轮流上番的屯田兵。这些兵丁往往是从当地的军户中选拔,短期内可以用来应急,长远发展却不成。

    楚溪客突然说:“能不能从附近各州抢人?”

    姜纾问:“如何抢?”

    楚溪客道:“落户免税,分房子,分田地,就医读书有优惠,特殊人才还有额外补贴。”

    差不多就是后世那些“新一线”城市的抢人招数。

    在坐的古人们不约而同地露出诡异的神色,怎么说呢,就……挺不要脸的,但有用!

    姜纾笑道:“子鱼,你带着翰林院起草一份详细计划。”

    林淼当即应下,并十分专业地记到小本本上。

    自从来到平川,他就一直跟在姜纾身边做事,姜纾已然把他当成未来宰辅在培养了。不仅仅是平川城的宰辅,还是未来国朝的首辅。

    钟离东曦提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条件虽优渥,但如何让附近州府的百姓知道?”

    总不能跑到人家城门口贴告示吧?

    楚溪客咧嘴一笑:“这活儿我熟啊!还记得当初廊桥美食街是怎么找雅间的不?还记得丸子坊是如何抢到生意的不?还记得奶茶铺的会员是怎么在百姓中推广的不?”

    钟离东曦笑了:“看来,这一回要再次麻烦鹿崽了。”

    “不是麻烦我,而是‘平康坊大妈’!”

    散了早朝,他就跑去了楚记大院,进门就喊:“婶子大娘们,来活啦!”

    大伙一听,当即乐了:“小郎君这是又冒坏水了。”

    不过,他们乐意当“帮凶”!

    ***

    近来,以平川城为中心,周围的凉州、鄯州、兰州、秦州、豳州、盐州、夏州、丰州各地,悄无声息地多出一些特殊的人——

    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操着不甚标准的灵州口音,以行商、游医、手艺人等不同的身份游走在城市与乡村,自称“平川人”。

    这些人瞧着像寻常百姓,穿得却比当地的富户更体面,卖货诊病从不计较银钱,还随身带着鸭脯、肉干做口粮。

    有当地人上去搭话,他们便不着痕迹地把话题引到平川城上,“落户就分田地,十年之内免赋税”、“只要好好耕地就不用服兵役,做徭役也不是免费做的,给发工钱”、“最要紧的是孩童免费读书,女子也能工作”……

    一条条天大的好处说下来,直把这些没见过大场面的当地人砸晕了。

    世上真有这样的好事?

    有人提出质疑,平川人也不恼,只笑眯眯说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