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易玄老爷子,稳住,不用慌!!!(-《我,谱写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1/3)页

    第169章  易玄老爷子,稳住,不用慌!!!(求订阅)

    “陈易玄诗仙的名头也要换了……凡哥,真的假的?”

    “凡哥,您不要吓我啊。”

    “凡哥,陈易玄可是我心中的诗仙啊,你不能这样说。”

    不得不说。

    陈易玄在大家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就算是不少人是陈凡的粉丝,他们也不太允许陈凡对于陈易玄有什么差评。

    而相比之他们。

    那些原本就是来怼陈凡的,那更是乐了:“哈哈哈,我们倒还真想看看,陈易玄诗仙的名头有谁能换?”

    原本这一些人前来心里还有一些担心,他怕陈凡不理他们。

    另外,他也怕陈凡太多粉丝,到时候大家一人一句,也将他给骂死。

    没想到,这家伙智商这么低,竟然上钩了。

    虽然他们感觉有些不应该。

    按理来说,陈凡不可能这样回应。

    但转念一想,他们也明白过来。

    有一些傲慢的人,这与智商无关。

    当他的傲慢达到一定的程度,就算是他智商再高都没用。

    现在的陈凡,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这个时候,他们也不再说什么了。

    他们觉得,就算是自己不说,其他一些人也都会对陈凡有意见。

    不过对于陈凡,陈凡能说出这样的话,那可是早有准备。

    要说王维。

    王维在前世与李白差不多的岁数,甚至可以说是同年。

    相比之前世人们最为喜欢的是李白和杜甫。

    但很多人不知道,在那个时代,最有名气的不是李白,也不是杜甫,而是王维。

    为什么这样说呢。

    那就是接下来陈凡要讲的了。

    整理了一下言词,陈凡说道:“王维出身于河东王氏,是当时的豪门世家。不同于其他的才子,王维相比之其他的才子,他却是琴棋书画,全都精通。不只如此,王维对于写诗也极具有天赋。16岁的时候,王维离开了家乡,来到了长安。这是王维离开家乡时过的第一个重阳节,倍感思念家里亲人的王维,于是提笔,写了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越是厉害的诗,越是不需要太多的解释。

    因为所有人都能看得懂,所有人也能体会到诗中背后的意思。

    这首诗一出,瞬间,直播间内一声好字传出。

    “好。”

    “虽然我不知道这个王维能不能比得上陈易玄,但不得不说,这首诗,不在诗仙水平之下。”

    “嗯,更为关键的是,这首诗,竟然是王维16岁的时候写的。”

    经典的诗句,自然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直播间内那些本来想怼陈凡的,但这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他们却没有话说。

    “好家伙,一来就给我们一个下马威。”

    这几人没有说话。

    不过。

    他们也没有着急。

    想要挑战陈易玄的地位,可不只是仅凭一首诗就够了。

    对此,陈凡自然也知道。

    他继续说道:“因为王维的才华,他很快就得到了当时唐玄宗胞弟岐王的赏识。不过,虽然岐王是赏识王维。但在王维参加考试的时候却发生意外,原本王维在此前考试的时候夺得了解元,可是,在后面的会试当中竟然名落孙山。虽然王维到底是有才华的人,于是岐王就给王维出了一个主意。几天之后,岐王就带着王维去见了玄宗的胞妹玉真公主。当场,王维就给玉真公主演奏了一段《郁轮袍》,一时满座皆惊。两年之后,20岁的王维再度参加考试,一举中了状元。”

    唐朝时期的科举还存在不是特别完善的地方。

    对于士家大族,他们往往有很多的资源能够结识到达官显贵。

    于是前世有人会说,王维这个状元真按实力来拼,未必就能夺得状元。

    可是。

    这在整个唐朝时期就是这样的。

    但对于陈凡来说。

    王维本来就很有才华,二来,人家后台也硬。

    所以。

    不管是比家世还是比才华,更或是比后台,王维都不弱于人?

    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