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自古以来。 但凡国灭之时,皆有徇国之人! 殉国之人多少取决于入侵之人是谁。 亦是取决于君王的魅力、国家的底蕴。 论底蕴、论魅力。 无论大唐于李世民、大秦于始皇嬴政、大汉于刘彻、大宋于赵匡胤。 这些人尽皆都是雄主! 麾下死忠无数。 大秦、大唐、大汉、大宋亦是底蕴充沛。 哪怕大宋、大唐立国不足百年。 但李世民麾下这些人、赵匡胤麾下这些人。 又哪有什么贪生怕死之人。 如今之所以未曾出现大批死战、赴死之人。 原因无非就是朱厚照所率领的大明亦是中原汉族。 诸国之间的征伐也并非是你死我活。 而是争雄九州共主而已。 其次便是因为朱厚照的攻势太猛、太快。 无论是临安府之战、还是太原府之战。 又或是雁门关之战。 这些战役虽是双方都有百万大军在。 可胜负却永远都只是天人、陆地神仙之间的胜负。 自也就导致战争结束的太快。 就比如刚刚结束的雁门关。 李靖、尉迟恭等人连赴死的资格都没有! 他们还谈什么殉国?! 更何况以朱厚照的条件。 他们也没有理由殉国!赴死! 大秦这边也是如此。 尹仲、董仲舒、苏秦这些外人就不用多说。 李斯、章邯这些人又哪有什么赴死资格?! 甚至就算是嬴政也不过只是宛若刘彻那般。 以死宣布国灭而已。 真正有资格赴死的也就是樗里子了。 因而樗里子这般话语。 苏秦也是能够理解的。 ..... 次日清晨。 天色不过蒙蒙亮的时候。 咚咚咚的战鼓声已是响彻天地之间。 安营扎寨十多日的大明军队缓缓列阵起来。 长孙忘情、宋森雪、王不空、申屠远等人尽皆披甲而立。 火麒麟所拉的巨大帝辇亦是缓缓升空。 张三丰屹立左右。 朱厚照端坐上方。 他眼眸俯视远处正在聚兵大秦军队:“还要放手一搏吗?” 说实话对于九州征伐之战。 朱厚照已是早无任何兴趣可言。 他之所以发布那般命令。 也不过是想要保留更多九州的精华。 为日后征伐诸天万界做准备。 甚至能够容忍嬴政为秦王、李世民为天策上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