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将江湖收为镇武司鹰犬的做法。 早就引起天下议论。 更是没有多少武林之人想要沦落到那般下场。 ..... 汴京皇宫之中。 赵匡胤看着面前的黄裳。 他笑着说道:“未曾想到短短数日江湖势力便已尽皆臣服。” 哪怕是此前鬼谷子说的极为自信。 但是赵匡胤也没想到这江湖各方势力会这般听话。 国师黄裳说道:“这其中恐怕更多还是数位陆地神仙的镇压。” “尤其是逍遥派的天崖子、李秋水、巫行云的站队。” “更是极大程度震慑了整个大明江湖。” 这三人在大宋江湖之中的地位。 相当于张三丰、谢晓峰、何足道的地位。 他们这般之人都已站在了朝廷这边。 各方江湖势力又怎么可能有什么想法? 不过这些人如今还不算是真正臣服。 只是能够勉强一用而已。 赵匡胤笑着说道:“若非是国师率先招揽这三人也未必能够这般顺利。” 此前黄裳第一时间选择天崖子等人明显也是为了收拢江湖做准备。 对于这般功劳。 黄裳却是轻轻摇头:“臣也只是做些分内之事而已。” “要论功劳,鬼谷子、荀子的功劳却是远超过臣。” “甚至便是大明那位皇帝的功劳也是比臣更多的。” “若非是他召集大明江湖高手,意图宣战大宋。” “这江湖之人又如何会这般顺遂?” “少林寺也不会这般着急站出来。” “便是大理那边的天龙寺亦是传消息过来愿意协助大宋。” “大理国主段正明更是接连发来国书表明立场。” “这一切更多还是朱厚照带来的压迫!” 大宋如今的格局要说功劳还真就是朱厚照占据了大半功劳。 无论是江湖势力的顺遂。 还是天崖子等人愿意协助做事。 或是鬼谷子、荀子、绝无神、老天皇这些人。 甚至是少林、大理这些势力。 他们尽皆都是因为朱厚照的一举一动方才产生这般效果。 否则真让赵匡胤自身去收拢大宋江湖势力。 他还真做不到这点。 不然此前大宋之中又哪来的什么井水不犯河水。 江湖、朝堂各自安分守己的局面? 金风细雨楼、六分半堂这般势力又如何能光明在的在汴京?! 还不是因为赵匡胤并未有收拢江湖的实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