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要银子-《陛下,小公主她又调皮了》


    第(2/3)页

    “皇上,今年需要花费银子的地方太多了,咏水地带突发洪灾,佰州突发旱灾,已经拨了大批银子过去了”。

    “还有兵部,前段时间来找臣,说边疆士兵的过冬物件儿也要着手准备起来了,又拿走了大批银子”。

    暮夜渊重视兵将,尤其是边疆的士兵,吃穿用度要保证比内地的士兵一样,甚至要更好。

    因为他们生活在苦寒之地,还要保卫南岳,付出的艰辛比一般的兵将要多的多。

    所以耽误什么,也不能耽误兵部的事情。

    “还有,今年百姓们的收成不太好,所以赋税也不如去年多”,

    “而且,皇上...您过段时间就要生辰了,所以......”。

    百姓们的收成和赋税挂钩,今年有许多地方的收成比往年少上许多,所以根据不同地方的情况,对税收也会进行调整。

    因此,今年的税收也不比往年,税收格外少。

    “...........”///

    虽然说,杨弘毅要的银子,国库也是能拿出来的。

    可是费恩中不是很想拿出来。

    因为国库里,不是所有银子都能动的,有一半单独掌握在暮夜渊手里,是无论如何都动不了的,

    只有情况危急的必要时刻才能拿出来。

    而另一半,在国库里是由户部掌管的,负责南岳国的开支。

    今年的花销已经远远超出户部的预算了,多花了这么多银子,无疑是在剜户部的肉啊。

    国库今年本来就不富裕,再拿出这么大笔银子,就是雪上加霜。

    至于卞河的百姓们该如何生存下去,费恩中并不在意。

    这不归他管,也和他没有任何的关系。

    谁关心汴河百姓,谁就去想办法,反正别让他拨钱就行。

    他只需要安排好银子,其余的,让别人操心去就好了。

    ...还别说,费恩中这心态,真的是杠杠的。

    怪不得人家能保养的这么好呢,

    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杨弘毅细细听着费恩中说着今年的花销,心不由得往下沉了沉,眼神黯淡无光。

    今年的确是个多事之年,各种灾祸都集中到这一年了。

    户部的银子紧缺也无可厚非。

    可是,没有银子,汴河的百姓当如何呢,难道就这样生生看着他们挨饿受冻吗,甚至是丢掉性命吗。

    一想到这个结果,杨弘毅就心痛难耐。

    他是土生土长的汴河人,自小在汴河长大,清楚的知道汴河的冬天有多难熬。

    没有朝廷的帮助,百姓们想要活下去是非常困难的。

    那些年轻的青年人还好,他们的身体健康,体格健壮。

    可那些年迈的老人和幼小的孩童,根本就无法抵抗。

    想要安全的度过寒冬,谈何容易。

    已经花出去的钱是回不来了,而且花出去的也都是用在国家大事上。

    那.....

    还没花出去的呢。

    杨弘毅不由得想到了暮夜渊的生辰。

    皇上的生辰肯定是要大操大办,举国同庆的,花销不会比赈灾银要少。

    如果,能拿出一半来,给汴河...

    “.........”。

    不行——

    他真的是疯了...

    杨弘毅打了个激灵,思绪立马回归。

    他这简直就是在找死,居然敢打皇上生辰银子的主意。

    幸好,他光是心里这么想,没有那个胆子敢说出来。

    不然今天,他的小命怕是要交代在这儿了。

    皇上可以自己主动提出来,但是,他为人臣子,却不能说出这话来。

    杨弘毅抬头看向暮夜渊,见暮夜渊神情冷漠,嘴唇上下轻微翕动,想说什么,但还是闭嘴了。

    皇上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个意思,他不能贸然开口。

    更何况,他现在也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

    而跪在地上的费恩中,眼观鼻、鼻观心,悄摸摸擦拭了一下冒汗的鼻尖。

    心里还抱着些许的侥幸。

    他都有这么多理由了,皇上应该不会再让他往外拿钱了吧。

    ...殿内又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宁静。

    率先打破安静的,是暮知意。

    “爹爹,汴河的赈灾银绝对不能不给”,暮知意语气坚定的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