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睁只眼闭只眼-《穿越明朝假太监》
            
            
            
                
    第(1/3)页
    “万岁爷,小奴歌词中的“中华”二字,乃是“中原王朝,华夏大地”之意!”
    说罢,王立向从臣拱手致意,然后笑道:“诸位大人,《厚德载物》中提倡的“尊师”和“孝道”,乃传承两千多年之美德;
    自秦汉、唐宋至今,中原大地的历代王朝,无不遵循董仲舒所倡之礼制孝义;
    如此厚重的历史积淀,传承两千年之美德,唯有用“中华”二字方能承载;
    今,我大明承两千年先贤之美德,立足中原,俯视九州,威震华夏,以忠孝为立国之本;
    若歌词中以“大明”二字取代“中华”,难免有亵渎先贤之嫌!
    所以,“暗藏祸心”从何谈起?
    “大逆不道”又从何谈起?”
    王立的巧辩,引得殿上议论纷纷。
    本以为能将他置于死地,却不想,如此容易就糊弄过去了!
    还说得在情在理!
    不过,没这么简单!
    温体仁冷哼一声,上前一步:“皇上,就算王公公没有谋逆之心,他的偷税却是不争的事实!
    一百五十万两的巨款,两个多月的时间,竟然用“一时疏忽”欺瞒皇上,实在可笑!”
    “温大人!”
    朱由检刚要说话,却被王立抢先打断:“温大人,本厂公整天忙着香草券的事,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
    总价值四百万的香草,本厂公全都献给万岁爷了,会偷漏一百五十万的税款?
    你用脚后跟想一想,本厂公不是“一时疏忽”,难道是故意的?”
    这话一出,温体仁赶紧闭了嘴。
    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
    毕竟,总值四百万的香草券,王立确实交给了朱由检!
    虽是半价售卖,虽是几个月后才能兑换,但对西厂和坊间的烟民来说,确实是价值四百万!
    能捐献四百万的人,会故意偷漏一百五十万的税?
    谁也不会相信!
    除非,在不为人知的地方,还有无数个“一百五十万”!
    于是,众臣哑口无言,朱由检拂袖而去。
    ……
    回到灵济宫,王立苦思半日,突然觉得:薛国观背后的人,很可能是朱由检!
    这个想法,着实把他吓了一跳!
    朱由检可以不“经商”,却可以将四川的烟叶“全部充公”!
    他哪里知道,四川的卷烟生产,一年就能卖出五千多万!
    至少是五千万!
    那么,两年呢?
    五年呢?
    十年呢?
    只有自己知道!
    当前,为了的“两百万香草券”,自己偷漏税款的事,朱由检或许不会深究!
    但,他不会忘记!
    这家伙,最喜欢“先装孙子,后摆架子”!
    福、浙二省的商港,他必会派人去查!
    这一次的调查力度,绝对不同以往!
    这么大笔银子,足以让任何人,做出任何事情!
    当然,这只是猜测!
    只要找到苏迎夏,再顺藤摸瓜,必能查出幕后主使!
    如果真是朱由检所为,为了万全起见,京师是不能留了!
    即便不是朱由检所为,京师也不能留!
    性命第一!
    有命捞钱没命花,这种傻事我可不干!
    趁着他杀心未起,赶紧溜!
    暂时溜到南方,或者四川!
    当然,若能保住“厂公”的身份,还能多捞几年!
    对了,香草券还在印,朱由检还没收到银子!
    应该,暂时,可能,他还不会动我!
    ……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万岁爷,侯恪大人行贿之事,金额实在太大!
    你看……是交给西厂……还是东厂?”
    张彝宪轻声发问,朱由检仿佛没有听见。
    目不转睛,凝视着桌上的画像。
    手指,不经意间,拂过像中人的脸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