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香草券的防伪措施-《穿越明朝假太监》
            
            
            
                
    第(1/3)页
    几个月时间,就能收入二百万两银子,足以让朱由检同意任何事情!
    当然,除了自己的皇位!
    对于王立的话,朱由检毫不怀疑!
    曾经的任何事情,只要交给西厂去办,必成!
    所以,这次也一样!
    商议好一切,朱由检雄姿英发,踌躇满志。
    整理好衣袍,兴致勃勃地去了坤宁宫。
    “厂公,印刷香草券的事,由“经厂“全力配合就行,何故要去内织染局?”
    “内染织局,有长相俊俏的宫女,可以饱眼福嘛;
    你说的“汉经厂”和“番经厂”,里面有宫女么?”
    王立的回答,让曹化淳无从反驳。
    王立不听劝告,曹化淳也不好反对。
    谁让他西厂有本事呢?
    万岁爷都要求全力配合,我还能说什么呢?
    其实,王立将香草券的印刷交给“内染织局”,完全是出于防伪的考虑!
    明朝时期,不论在宫廷还是民间,印刷术的发展和普及,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内府、两经厂、国子监、各部院,地方的布政司、按察司,以及民间的富商或宅塾,都具有刻版印刷的能力。
    然而,这些官营或私营的印刷机构,只要他们愿意,只要他们敢干,可以盗印任何机构的印刷品!
    也就是说,普遍应用的“刻版印刷”,无法防伪!
    就算每张“香草券”都加盖了玉玺印,也无法达到防伪的功能!
    毕竟,私刻玉玺的事,王立就干过!
    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有工匠,那就是几块木头的事!
    如果一时间找不到木头,捡几块萝卜也行!
    玉玺嘛,想刻多少就刻多少!
    只要敢干!
    所以说嘛,刻版印刷很容易被“盗版”!
    然而,要想盗“丝网印刷”的版,就没那么容易了!
    “丝网印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汉代!
    那时候,宫廷里的“东织”和“西织”,就相当于明朝的“内染织局”,负责宫廷中所需布料的染色和印花。
    在汉代,中原地区的丝织品,能通过丝绸之路走出国门,与“东织”和“西织”高超的印染技艺,密不可分!
    “厂公……不是小婢推三阻四,而是……确实有些困难啊……”
    得知要印五千多万张香草券,掌事宫女的声音都在颤抖:“厂公,人手不足和时间紧急,小婢可以加班加点,尽量完成;
    但是,每一批的染料,颜色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
    几千万张的香草券,想要保持相同的颜色,小婢实在没法办到啊!”
    掌事宫女的担忧,王立完全能理解!
    别说这个时代,就算几百年后的工业时代,就算是同一个工厂生产的油墨,也无法保证各批次的颜色没有差异!
    所以,王立想要的防伪措施,并非在颜色上!
    “无妨!
    不同批次染料的颜色差异,不是问题!
    每张丝版的字体和图案差异,也不是问题!”
    说罢,王立撩起竹竿上的布匹,满意地点点头:“每张印版,相同区域过渡色的差异,也不是问题!”
    听到王立的话,掌事宫女稍稍松了口气。
    细想之下,还是有些恐惧!
    五千多万张的印刷数量,实在太大!
    仅仅“野熊猫”的印刷数量,就是六百万张!
    就一个“野熊猫”,就不可能用一张丝版印刷完成!
    必须要制作数十张印版,由不同的宫女同时起印!
    然而……
    别说是几十张印版,就算只有两张,就算是技艺最好的制版技师,也无法保证两张印版一模一样!
    所以,几十张印版,必会印出几十种相似的图案!
    厂公要求的“防伪印刷”,如何能办到?
    可是,厂公又说了,颜色、图案和字体,都允许有差异!
    这样一来,如何伪防?
    宫女不懵圈才怪!
    莫非……印刷完成之后,参与印刷的宫女,都不能活命?
    想到这里,掌事宫女冷汗直冒!
    就在这时,王立又说话了,手上还拿着个烟盒。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