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皇城,乾清宫,御书房, 隆泰帝高坐榻上翻阅有关新政的书册。 适时有小宦官叩门通传道:“内阁首辅任大人觐见。” “宣。” 任承峻步入房来,跪地叩首道:“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至能,不必多礼了,赐座。” 身侧戴伦便搬来小凳与任承峻,道:“给,任大人快就坐罢。” “多谢戴公公。”任承峻向戴伦点头回道。 任承峻与隆泰帝年龄相仿,又有心怀万民,不为己身的情怀,隆泰帝早就将他当作有着共同理想的朋友一般。 “至能,今日方才初三,朕本不该宣你来此,但新政已该有所作为。” 任承峻回道:“陛下如此勤政,是天下百姓之福,臣哪有脸面在家中偷闲。” 隆泰帝摆手道:“不必再恭维朕了,朕让你来此,是想与你商议新法之事。 赋役之变革,应徐徐图之,但如今并不只有赋役,其余商税,渔税,铁税,盐税,皆是乱象丛生,尽是贪官污吏,朕应如何来肃清,又该如何铺垫新法推行。” 任承峻思虑了阵道:“禀陛下,臣以为江南富庶之地,应上缴赋税远超其余省,可收取上来的赋税甚至不如山东。” “江南世家大族林立,是推行新法最困难之地,先难后易,显出成效来,朝堂上反对声定会渐渐稀少,便会有更多有识之士支持此等利民之法。” 隆泰帝颔首道:“浙江,福建,南直隶倒是该先整治。” 又问道:“那至能,你以为应先除去哪般杂税乱象。” 任承峻回道:“盐铁历来为专营,其中以盐商乱象最为严重,各地私盐层出不穷,更有贿赂官员寻求庇护,进而扰乱朝堂,实乃我朝一大害。” 隆泰帝有些犹豫,“那些盐商朕亦知晓,可他们世代为盐商,当年先帝出兵北上之时,是他们供给钱粮以作军费,才能换得刘宋如今太平安稳的天下,若是……” 任承峻见隆泰帝踌躇不定,力荐道:“陛下,即便他们拿出些银子以充军费,可那些银子不同样是从劳苦百姓身上挖来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