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也正糊涂呢,要不怎么说王大姐是咱们嘉定媒婆第一人呢,若是今日这亲事成了,我等才真的是要甘拜下风呢!”刘媒婆若有所思,话中有话。 小漠不去管这几人的言语官司,严格遵守着多听少说,多说错多的原则,静静地微笑,做一个壁花。 小漠想了一下现下的三媒六聘的风俗,发现这也不是完全的盲婚哑嫁。 除去王初桐和六娘这样的青梅竹马暂且不讲,一般来说,相亲的男方女方在双方家长异议不大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由媒人安排见上一面的,而不是直接等到洞房花烛夜掀开盖头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子。 想必是刘员外和张地主两家门第财富相当,才有了今天这一出“相亲”。 想这两家的财富地位,若是成了,王媒婆能取得的报酬可是不菲,难怪这三人言语之中不乏酸溜溜的…… 宁毁一桩庙,不拆一桩亲。可见人们对姻缘的重视,所以一旦双方缔结姻缘,这媒人是万万不可轻视的。 这个习俗一直保持到现代还有着痕迹,比如小漠知道的苏家村的风俗是要给媒人“八色礼”。 这“八色礼”十分讲究,一般是用竹筐盛放由红包,猪肉,猪腿,烟,酒,糖,茶叶,粉丝等,用红布盖住,由新人亲自上门送给媒婆。 在农村,媒人的存在还是不可或缺的。 不过自从工作后,小漠发现可能是因为现代人自由恋爱观,因媒人达成的姻缘越来越少,多是自由恋爱居多。 而媒人也有专业的变成了身旁的七大姑,八大姨,同事,同学,邻居等等等等业余的。 照片一看,微信一给,自由发展,绝不干预,成了这些业余媒人们的主要原则。 这样原则下,成功的配对极少,至少小漠所在的公司还没有一对是业余媒人介绍成功的。 四人说话间来到郊外。 江南三月,莺飞草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