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问卜-《名传万界》
            
            
            
                
    第(3/3)页
    略微沉吟了下,林正阳又说:
    “除却内卫、锦衣卫、六扇门、谍报司之外,再设立黑冰台,负责监管以上四部,以免作奸犯科以及乱吾法度者。”
    “内卫又分为东西二厂,东厂设厂公,由宦官充任,西厂也设厂公,由内臣充任。”
    “以上诸多情报部门,彼此都受天子直辖,监管天下,而人臣不能问,御史不可弹劾,为拱卫王权之用,以免后世子孙为权臣架空,此,列为祖制!”
    身边的下属面色不一,大抵上都不是很好看。
    这不是赤果果地,在表明蜀王对文武大臣的不信任吗?
    林正阳却不管这些,继续吩咐道:
    “就这么记!后世立储,储君必先在这五部之中,历练一番,知晓这天下局势,方不至于为人所欺。”
    后世子孙,多半长于深宫之中,由妇人教导,整日里耳濡目染的,都是宫廷里面那一套。
    这一套用于宫斗尚可,用在治国之上,就不行了。
    更别提一两银子的鸡蛋,以及何不食肉糜的典故,历朝历代屡见不鲜。
    深宫天子若是不能掌握自己的耳目,那跟傀儡也没有区别。
    他能知晓的,无非是身边那些个亲近人告诉他的,又怎么知晓真正的情况呢?
    君不见,地球上,近代时,堂堂袁世凯,袁大总统,了解国内人的心声,竟然只有看报这个手段。
    底下人故意伪造了一份报纸,他就信以为真,真以为国内舆论支持他复辟称帝·········
    由此可见,情报的重要性,以及特务机构的必要性。
    再举一例,明崇祯皇帝,自废耳目,毁了厂卫之后,自家就彻底把握不住局势,屡屡为儒教文臣欺瞒,而他无可奈何·······
    虽说有些伤人,但是有些话确实是真相。
    信任臣子忠诚的君主,不是被架空,就是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
    文吏记录完毕后,林正阳自贴身之处取下私印,盖上后,又在边边角角之处寥寥书写了几笔。
    这是如今新出的防伪密码,只有他与十三司的内部核心人员知晓,轻易仿冒不得。
    事实上,他如今亲自为十三司编写了整套密码,光是文字跨度就涵盖小篆、大篆、隶书、金鼎文、阿拉伯数字,编码方式也是自后世密码学发达的时代带来,至少在这个时代算是很先进。
    随后这道旨意就立刻有人去传下。
    他们继续在这里赏玩雪景。
    “主公,火锅里是不是要加羊肉?”一个下属已经在往火锅里放汤料了。
    这火锅,不是梁习发明的,而是古已有之,具体什么时候出现的却是难以确定了。
    “加羊肉,多加些,天气凉,就该吃些暖的。”
    一行人就在亭子里,围着火炉,吃着火锅,一边说着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