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真的有这种绝冠中原的攻城和守城器具吗?”沈浪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道。 “说不定真的有,但是这种东西太鸡肋了,就算真如屈智所说的那样,自身军队的整体素质不行,那他也只是给别人送装备。”沈诸梁不屑地冷哼一声。 “啊?为什么这么说?”沈浪不解地问道。 “因为无论攻城还是守城,前提条件就是要送到城里面去,或者送到城下面。”沈诸梁简单地解释道,“从城到城中间,会走很长的一段路,这种时候万一遇到敌人的伏击,而你的士兵又弱于对方的士兵,那么结果显而易见。” “好吧……”沈浪有些失望地闭上嘴巴,但他又有些不服气。 在他看来,完全可以用自己训练出来的优秀士兵去使用这些器械,想必一定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恐怖威力。 “行军打仗,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才是最重要的。其他再怎么精妙绝伦的机械器具,虽然第一次能够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但是迟早会被找到破解,乃至克制、反制的办法。” 沈诸梁看出了沈浪的心思,郑重其事地教育道:“道器之别,若是重器而轻道,那便等同于长剑倒持,只会先伤己。” “嗯……”沈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你似乎还有疑问?”沈诸梁看着沈浪表情,觉得他似乎并不怎么认同自己所说的话,当即便鼓励道,“趁着现在暂时闲暇,说出来一起看看,说不定还能有所收获呢。” 沈诸梁虽然为人原则性极强,做事也异常老陈求稳,但却绝对不会遏制年轻人自己的想法,甚至于有些时候还会强迫他们有自己不一样的意见,让他们挑战自己的权威。 只有思想不断地在碰撞,彼此之间才能有不断进步的机会。 沈浪开口说道:“那若是‘器’之大,远超‘道’所能容纳的,会不会出现因‘器’而改‘道’的情况?” “会,而且是必然趋势。因为‘道’,是不断变化的。”沈诸梁点点头,对沈浪说道,“在弩问世之前,战争利器是矛和弓;在戟被人制作出来之前,战场上的杀人利器一直都是戈。 而随着这些兵器的问世,战争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样的,练兵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因为新的‘重器’诞生,从而反过来影响‘道’的事情,可以说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发生。无器,而道毁。” “但应该怎么样才能无时不刻都掌握着不断变化的‘道’,并拥有‘器’呢?”沈浪问道。 “你这么问,是想要百战百胜,攻无不克吗?”沈诸梁笑着问道。 “是。”沈浪回答道,“统帅肩负着士兵们的希望和生命,若是不能带领他们取得胜利和荣耀,那么这就是统帅的失责。” “此话所言不差。”沈诸梁满意地点了点头,“统帅的职责重大,所以也思虑良多,但是想要同时时刻掌握‘器’与‘道’,这点太难了。 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无论再怎么精密的计算、谋略,都会因为天时地利的影响,而出现了意外。我们唯有将人和的一切种种都做好,并将天时地利的突发影响都算计进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沈浪有些懊恼地挠挠脑袋,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年轻人总是会有些心浮气躁,沉不住气,他们总是想要走捷径,想要找到一劳永逸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沈浪虽然比一般的年轻人要成熟很多,但也不可避免地有些急躁。 “呵呵呵……”沈诸梁笑了起来,看着沈浪的样子,自然知道他在想一些什么,“其实办法也不是没有,只不过我们做不到。” “啊?!那是什么办法?”沈浪连忙追问道。 “鲁国倾全国之力,研究劲弩,这就是将‘重器’的变化,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晋国国力强盛,百姓富足,一战可有五千乘能战,这就是掌握着‘道’。” 沈诸梁一边走一边说道:“若想要同时掌握着‘器’与‘道’,那就只有携带着一国之力,让自己成为‘道’与‘器’变化的推动者,操纵着两者的变化。” “掌控者……连‘道’与‘器’,也能掌控么……”沈浪愣了愣,似乎略有所悟。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