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今除了不能离开彭城高大的城墙之外,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和平。 尽管景阳和昭舍两人的关系可以好到换衣服穿,但也许是是静极思动,又或许是自己终究是客人,昭舍在彭城的这些日子里,总有些不太自在。 在大雪初停的时候,他就向景阳提出了想要回自己的封邑穰城看看。 穰城是昭氏的封邑,原本叫作“邓”,在夏朝的时候,仲康将“邓”分封给他的儿子,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一直到春秋的时候,都被称之为邓国地。 春秋时期,楚文王十二年灭邓,将其称之为“穰”,意思是“丰盛,丰收”。 如果单说“穰城”、“邓州”的话,大多数人对这里都会感到很陌生,但如果说它后世的名称,“南阳”,以及“新野”的话,那么想必很多人都能知道这是在哪里了。 三国时期“三顾茅庐”,以及“火烧新野”的典故,让人们对新野有着极为深刻的印象。 而刘禹锡在《陋室铭》之中所写到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千古名句,让所有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南阳”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这个时候的穰城还没有后来的南阳那么繁华,没有那么多人杰地灵,能够改变整个中国历史的人才,但既然能够被称之为“丰收之城”,那么就一定说明穰城的水利农业极其发达,至少能够做到年年“丰收”才行。 这场大雪来得太突然了,彭城有很多作物都没有来得及收获,按照他的估算,彭城的粮草最多只能吃三个月。 而作为更加丰饶的穰城,即便是大雪同样来了,也同样有很多东西没来得及收,那也应该比彭城现有的积蓄要丰盛得多。 现在理论上应该是出暑入秋,也就是应该开始种植冬麦的时候。 但就这积雪的厚度来看,一时半会,估计是难以种植了。再这样干等下去,得等到粮草吃完之后,就要“人吃人”了。 “多谢景阳兄数日以来的款待,但是这几天有些心神不宁,估计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昭舍解释道,“离穰城不远的宛城也不是什么善茬,作为熊氏的一支,对我们三氏族虎视眈眈很久了。如果再不回去的话,唯恐穰城有变。” 这其实也是实话,宛城的芈氏算是熊氏王族的一道分支,无论如何,肯定是要帮自己的主家来对付其他能够影响到王室的贵族。 而且宛城和穰城极近,如果是步兵的话,只需要半天的路程就能摸到彼此的墙角,楚王将昭氏和芈氏放在穰城和宛城,未尝没有相互牵制的意思在里面。 “也是……那我也就不方便再留你了。”景阳倒是颇为善解人意,当然也有可能是招待昭舍的负担确实有些大了,他也巴不得昭舍回去,还能节省一批粮草。 彭城作为战略要地,粮草的积蓄虽然也不算少,但他也不想就这么随意挥霍,养着一群闲人。 “那我们今天正午,活尸疲乏的时候就走,从南门出去。”昭舍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正午的时候,丧尸会变得略显迟钝一点,跑得快的话,能够能逃出去的。 “也好,我会派人将一些死刑犯放血丢在北门,吸引一些活尸的注意,为你们创造条件。”景阳说着,为昭舍的计划做了一个补充。 两人都是极为杰出的大贵族族长,丧尸的习性和应对办法早就已经想明白了。 至于死刑犯么……那就是那个一直反对景氏的贵族了。 “对了……其实说到不安,我心里也有一些不安。”景阳突然也说道,“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总感觉浑身不自在。” 昭舍愣了一下,没想到景阳也有这种情况,但却并没有当回事:“大概是这几天被丧尸围着,憋坏了吧。”他毫不在意地说道。 “也是,毕竟我们被困在城里,外面的农田没有办法种植粮食,看着没有充实起来的粮仓,多少有些心里虚得慌。” 景阳点点头,对这种不安的感觉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给自己找了一个勉强合适并且说得过去的理由,安慰了一下自己,就将这种不安抛之脑后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