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百一十二章 封王-《汉并天下》


    第(2/3)页

    下午时分,天子刘洵摆驾返回了长安城未央宫。

    路上,几名皇子的模样和笑声依然回荡在天子刘洵的脑海中,让天子刘洵在国政之中体会到了少有的温存。

    就在这时,天子刘洵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历代君王为什么热衷于封自己的子孙为诸侯王!

    在朝中,由宗室子弟组成的诸侯王势力是一股强大的存在,是与文官势力、武勋势力并驾齐驱的一大存在。

    天子刘洵非常清楚三角形的状态是最为稳固的,朝政同样如此!

    如果朝政以文官势力、武勋势力、宗室势力相互牵制,由这三大势力共同组成朝廷体系,那这样的体系一定是非常稳固的。

    即便各个势力之间会相互争斗,即便会出现个别强势的大臣,但是这样的三股势力构架在皇权的调节之下,便可以顺利渡过大多数的争端!

    “看来朝中各势力要再次调整一下了!”

    天子刘洵暗暗想着,而后闭上眼睛开始休息。这时天子銮驾进入了长安城,朝着未央宫的方向驶去。

    数日之后,天子刘洵下诏,册封皇子刘嚣为定陶王,册封皇子刘宇为东平王。

    皇子刘嚣是天子刘洵的第三子,皇子刘宇是天子刘洵的第四子,二人的生母都是卫婕妤。

    如此一来,朝野上下很是议论了一番,卫婕妤及其家族也随之水涨船高,卫婕妤的父亲和兄长在几天之后被征召入朝中,分别被安排到礼部和工部为官。

    在临近大年三十的时候,天子刘洵又颁布了第三道诏令,对各地郡国的封王增加了赏赐,并且命各地封王举荐有才能的宗室子弟。

    天子刘洵亲自为这些宗室子弟拟定笔试,于腊月二十五日在长安城建昌宫举行了考试。

    各地封王纷纷派出了宗室子弟中的出类拔萃者前往长安城应试。

    经过一场考试的选拔,八百九十余名宗室子弟有三百一十一人通过了笔试。

    而后天子刘洵又对这三百一十一人进行面试,筛选得到了二百七十六人。

    随后天子刘洵便命吏部和刑部对通过了笔试和面试的二百七十六名宗室子弟进行“政审”。

    按照天子刘洵的要求,这些宗室子弟之中凡是存在贪图享乐、有所不法、骄纵狂妄等等情况,或者在各地的风评不佳,都算是“政审”不合格,当即予以剔除。

    最终经过吏部和刑部的联合审核,二百七十六名宗室子弟中只有八十三人通过,大部分的宗室子弟几乎都存在一些道德上的瑕疵。

    腊月二十九日,天子刘洵在未央宫内召见了八十三名宗室子弟,对众人好言勉励一番,要求众人为大汉帝国的强盛而奋斗。

    众宗室子弟振奋不已,纷纷领命宣誓效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