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永绝后患-《汉并天下》
第(2/3)页
“就不知道是不是我霍家之幸了!”
霍光在心中暗暗感叹一声,而后继续说道:“启奏天家,臣以为:乌孙国如此大动干戈防备匈奴人,势必会牵连国力,无法支撑许久,那昆弥翁归靡不可能无限期的调动大军戒备下去,所以时日一久,乌孙国定会改弦更张!”
刘洵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哪里会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大司马大将军所言很对,乌孙国一定在想尽办法打破眼下的僵局!”
霍光赞叹的看了刘洵一眼,而后继续说道:“天家所言极是。而且乌孙国中有解忧公主在,故此昆弥翁归靡多半会考虑向我大汉寻求联合,到时候乌孙国便为我大汉送上了一个绝佳的出兵理由!”
丞相蔡义、大司农耿寿昌、长罗侯常惠、右将军富平侯张安世、度辽将军范明友等人闻言都是吃了一惊,众人没想到驰援乌孙国之战结束没多久,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便要再次出兵草原!
刘洵对此则是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不过当霍光略带气势的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刘洵还是激动不已。
大汉就是霸气,对于周边各部的态势,一旦出现了战机,汉军便会主动出击,不断扫荡周边各部,这样的气概、这样的自信、这样的强大战力,可以说是冠绝华夏历朝历代了!
“大司马大将军此言豪气!”
刘洵赞叹一声,而后说道:“如果朝廷真的再次出兵征战,是否需要提前做打算?”
霍光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看向了丞相蔡义、大司农耿寿昌二人。
丞相蔡义说道:“启奏天家,目前朝廷各方面非常平稳,各地郡国没有大的灾祸,百姓安居乐业,朝廷的支出有限,所以长安府库和各地郡国的府库十分充盈,朝廷的兵备也整顿妥当,应对一场大战应该不成问题。”
大司农耿寿昌沉吟了一下,说道:“启奏天家,以目前长安府库的情况,足以支撑数万北军将士远征千里一月之需!”
“如果朝廷还要继续扩大战局,出征的兵力再多一些,出击的距离再远一些,大战历时再久一些,大司农府就需要从三辅各地、河南府、并州、凉州等地,甚至是巴蜀、扬州、幽州等地调运钱粮,如此一来,大战的准备时间就会更长!”
大司农耿寿昌和丞相蔡义的意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就是在委婉的询问此番大战的规模,朝廷也好尽早做些准备。
这种事情刘洵自然是不好定夺的,此时决不能表现出对权柄的渴望,于是便看向了霍光,笑着说道:“此等军国大事,大司马大将军可有主张?”
霍光想了一下,说道:“启奏天家,此战朝廷应该打定主意,我大军远征只有一个目的:重击匈奴!甚至是要彻底荡平单于庭!如此,才能够永绝后患,至少也要为我大汉打出十年的安宁来。”
说到这里,霍光看了看丞相蔡义和大司农耿寿昌,说道:“所以,此战朝廷不但要征调长安的北军,还要征调三辅各地的郡国兵,以及并州和凉州的铁骑大军,征调河南、巴蜀等地的兵马。此外,天家还可以下诏征召民间的豪杰、良家子随军出征,以便扩充军力!”
“朝廷要按照这个大体方略准备钱粮和兵备!”
听完了霍光的话,天子刘洵的心中暗暗窃喜,自己一直在发愁如何让暗中操练的人马立功,并且伺机进入朝堂。这下可好了,没想到霍光无意间竟然帮了自己这么一个大忙!
如此,刘洵完全可以借助征召良家子随军的机会,让公孙群等人暗中招募的人马随军出征,如果众人可以立下战功,刘洵便可以顺理成章的将众人征召入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