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岭蒙县城就那么几家五金店,挨着一堆的。 杨锦文先后问了好几家店,拿着单独拍摄的尼龙带照片,让老板辨认,最后没有结果。 店里的尼龙带,有倒是有,但不符合1.5cm这个宽度,大多都是3cm。 “像这种宽度的尼龙带,一般是用来干什么的?” 老板看了看杨锦文递来的中华香烟,他接过后,笑了笑:“我们一般都卖给工地,他们用这个来挑砖,或者是来绑什么东西。” “挑砖?” “是啊。” 老板向四周看了看,没看到符合他描述的事物。 猫子恍然:“我明白了,就那样的……” 他一边比划,一边道:“杨队,你有没有见过农村那种竹篓子,就是用扁担前后挑着的。” 杨锦文点头:“半年前,我回乡下见过,他们用来挑稻谷。” 老板抽了好烟,显得很积极,他马上掌握话题主动权:“他们买尼龙带呢,就是穿过竹篓子,然后用扁担挑在肩膀上。 工地搬砖啊,或者是刚才这位同志说的挑稻谷啊,都是用这种尼龙带。” 猫子被抢了话语权,瞪了老板一眼,很想把他抽了一半的中华香烟给夺过来。 “长度呢?”杨锦文问:“两米的尼龙带穿过竹篓子,然后用扁担挑在肩膀上,是不是太长了?” 老板点头:“用不到两米,一米多一点就行。” 猫子立即道:“背篓也有这个啊。” 他指了指台阶下面,只见对面的菜市场,一个中老年妇女,背着一个卖菜的背篓,她背在肩膀上的肩带,就是尼龙带。 猫子很兴奋:“看吧,1.5米宽,是不是?小齐,你说说是不是?” 齐斌叹了一口气:“那来源就广泛了,县城里每家每户都有背篓,怎么查?再说,背篓的肩带也没那么长,也就一米左右。而且尼龙带是白色的,用来干活的话,会买白色的吗?” 杨锦文摇头:“这尼龙带是不是那几个人买的,也说不定,或许是从什么地方顺手拿的。” 因为老板在场,所以杨锦文说的很含糊。 但对方马上就问:“你们是在查化肥厂的那起灭门案吧?” 齐斌皱眉:“不是,你怎么……” 老板道:“天杀的凶手,这群人就该死!这事儿我们整个县城都知道了,县城多大的地儿?能不知道吗?” 老板叹了一口气,从兜里掏出一盒五牛牌香烟,他抽出烟递给杨锦文。 “来,抽我的烟,麻烦你们公安同志一定要抓到凶手,我听说死在屋里的还有两个女娃娃,一定得把这些人给抓住,给枪毙了,狗日的没人性!” 杨锦文摆摆手,老板硬塞,他只好接住。 三个人回到车边,猫子道:“杨队,岭蒙县五金店是没有卖1.5cm宽的尼龙带,源头就没法查了。” 齐斌道:“我琢磨还得去工地,杨队不是说了吗?那尼龙带上有红色砖块的粉末。” “除了工地,就是自建房。”杨锦文坐进车里:“先排除工地吧,如果找不到类似的,那么就是农村建房时用到的。 至于这种1.5cm宽的尼龙带从哪里买来的,我琢磨要么就是从安南市,要么就是从隔壁的大雁市,源头确实不好查。” 岭蒙县正在建造的工地,一共有三处。 杨锦文、猫子和齐斌跑了两个工地,但对方所用的是3cm宽、或是比3CM更宽的尼龙带,用来吊装东西,或者悬吊货物。 除此之外,码头也要用到这种东西,捆绑货物等等。 但岭蒙县根本就没码头,所以此项排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