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悠南只是瞟一眼便随意说出那些植物的特性,这都是习惯,因为之前他和刘璃一直是这般相处的。 而一旁的袁珂则逐渐沉默了,因为哪怕他这个专业的植物学家,也绝对不可能对所有的植物如数家珍,这么精准地说出每一种植物的习性。 此时李悠南似乎才意识到什么,扭过头来对袁珂说:“哦,袁老师,我如果说的不对,还请批评指正。” 袁珂这才回过神来,咳嗽一声:“没想到,李老师竟然对植物也有这么深的研究。” …… 接下来的路程海拔越来越高了。 刘璃轻轻揉了揉太阳穴:“李悠南,我的脑袋好像有一点痛……我是不是昨天晚上睡觉生病了?” 李悠南直接上手用手背摸了摸琉璃的额头,随后摇了摇头:“应该没有问题,你只是有一点缺氧了。” “啊?我缺氧了吗?” 李悠南笑了笑——这丫头被自己保护得太好了,在房车里住着的时候基本上是在氧舱里。 而这一趟的探险之旅,在森林里海拔其实没那么高,此时才真正开始有了些强度。 李悠南将背包里的制氧机取出来提在手上,随后打开开关,不由分说地将管子塞进刘璃的鼻子:“如果坚持不下去了,或者前面的路不好走了,我们回去就是,不要勉强。” 这一幕落到袁珂的眼中,则再一次震惊了他……啊,不是,重达几公斤的便携制氧机,不是放在车上用的吗? 就这么水灵灵地带出来了? 这合理吗? 要知道在这种高海拔的地区,负重越轻才越好吧? 他的目光在李幼楠那个看上去鼓鼓囊囊的重装背包上面看了一阵子,再瞧瞧自己那个便携的小背包,一时间沉默不语。 走了这么长一阵子,他已经很累了,但是反观李悠南,却像个没事人一样像是在花园散步一般,甚至连气都没喘一下。 这合理吗? 刘璃拿着摄像机给李悠南拍视频,一边拍一边喘气。 继续往上走,终于抵达了冰川的边缘。 这是非常动人的画面。 视线所及的冰川是一块被时光冻结的巨型蓝宝石,表层覆盖着经年不化的积雪。 冰层并非平整一片,而是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冰裂隙,裂隙深处透着幽蓝。 风裹着冰川特有的寒气扑面而来,带着淡淡的冰晶,远处的冰舌从山体延伸而下,边缘处融化的冰水汇聚成细小的溪流。 实际上如果是李悠南一个人到这里的话,或许还会选择继续深入一下。 他想起了那位不慎离世的冒险王,就是在这种地方失去生命的。 继续朝着冰川的深处走,能够看到许多堪称新世界的景象,这里是真正的未被人探索过的绝美秘境。 但是因为带着刘璃,李悠南的想法是到此为止就行了。 他当然对自己很有自信,但带上一个刘璃,情况就会复杂一些。 刘璃不是那种会给别人添麻烦的女孩子,但也要客观看到,这丫头的身体素质没有那么好。 不过两人还是戴着冰爪在冰川的边缘转了一圈,直到被几米高的冰壁拦住去路才罢休。 而这个过程,袁珂便没有跟上来了。 他没有冰爪,而且他是研究植物的,自然不会跑到冰川上面去闲逛,便在冰川的边缘等李悠南他们。 这里的风景极好,李悠南用相机给刘璃拍了几组不错的照片。 期间猫头鹰团团一脸呆萌地看着两人,也没有了最初惊慌想要逃离的意思,甚至李悠南将笼子打开,它也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歪着脑袋看他们。 照理来说,猫头鹰在白天的时候是高度近视,看不太清楚东西的,在它的视野当中大概是两团人影晃来晃去吧,只有走近了它才会认真看看两人。 刘璃没有忍住,又摸了摸猫头鹰的脑袋。 不过这一次是在李悠南的视线中进行的。 雕鸮的毛是蓬松柔软的,脑袋也是圆圆的,摸起来非常舒服。 当然,李悠南在一旁做好了随时揍雕鸮的准备……只要它敢表现出要啄刘璃的任何意图。 等刘璃开心的摸完雕鸮的羽毛,它以180度的灵活性将脑袋转了过来,冲着李悠南眨了眨眼睛。 李悠南将一直抬着的手缓缓的拿到了脑袋上,轻轻的挠了挠,没好气地说:“看什么看,没见过帅哥挠头么?” 足足两天的跋涉才抵达了这里,但真正在这里观赏停留的时间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尽管如此,这一趟旅途依旧让刘璃十分开心。 从冰川下来的时候,袁珂还在那里等着。 见李悠南和刘璃下来,便热情地迎了上来。 李悠南说:“谢谢你陪我们上来了。” 虽然说袁珂陪他们上来其实挺多余的,但毕竟对方主观是好意,李悠南自然也要礼貌地表示感谢。 袁珂摇了摇头,倒是很有自知之明:“一看你就是经常徒步远行的,不管是体力还是野外知识,我看都挺丰富的,甚至比我的那个向导还要扎实,有我没我都一样吧,哈哈哈哈。” 袁珂的说话方式让李悠南有了些好感,转而聊起了其他的话题:“在这种高海拔的深山老林里,要进行植物或者动物的研究,还是挺麻烦的事情啊。” “说的没错,所以哪怕到了科技发达的现在,依旧有许多我们没有发现的植物或者动物。” 随后他又有些感慨地叹了口气,“刚才我在那边的山脊上发现了一株可能是新品种的植物,但遗憾的是那地方没办法上去。我想着或许可以回一趟县城,再带一些专业的装备过来。” 李悠南眉梢微微一挑:“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哦,在一个三面峭壁的崖上面。”他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山坡,“爬到那个山坡上用望远镜可以看得到。” 李悠南眯着眼睛想了想:“带我过去看看吧。” 袁珂只当李悠南也是对植物学很感兴趣的爱好者,毕竟普通正经人谁会对那些稀奇古怪的植物如数家珍啊?所以才表现出这么浓厚的兴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悠南是他的同道中人。 听李悠南这么说,袁珂便当即答应下来,带着李悠南和刘璃朝着那个山坡进发。 上了山坡以后,袁珂将自己的高倍望远镜交给李悠南,给他指了方向。 李悠南从望远镜里望上去,果然在那个山崖上看到了一株植物。他的目光闪烁,缓缓放下望远镜,却是摇了摇头:“确实是一株珍贵的植物,但它并不是新品种,是已经发现的波密杓兰。” 袁珂顿时皱了皱眉头。 之所以让他那么兴奋,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新品种,然而李悠南却这么笃定地表示那就是一株普通的波密杓兰。 虽然波密杓兰已经是极为珍稀的品种了,但它毕竟是被发现过的,那么这种兴奋感就会被冲淡不少。 袁珂迟疑了一下才说:“不会吧,我看到它的两侧没有螺旋的曲卷,而且膨大的唇瓣也和一般的波密杓兰不太一样啊。” 李悠南笑了笑,没有争辩:“望远镜上看到的会有一些失真,这样吧,我们上去瞧一瞧你就知道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