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我攥着那封信,站在店铺的柜台后,目光盯着那个月牙形的印记发呆。这图案太熟悉了,跟那天在医院办理徐景澜出院手续时偷听我们谈话的人手腕上的疤痕一模一样。 “姑娘,外头来了几位客人。”掌柜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深吸一口气,把信收好,露出笑脸迎上去:“欢迎光临。” 门外进来的是几个熟悉的面孔,都是城东布庄的老板娘们。她们平日里跟我还算客气,今日却一个个绷着脸,像是来讨债的。 “顾小姐,听说你最近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啊?”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妇人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讥讽。 我笑盈盈地应道:“哪里哪里,不过是沾了各位同行照顾的光罢了。” 她哼了一声,没再多说什么,只是随意翻看了几件布料,便带着人离开了。 我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接下来的几天,类似的情形接二连三地发生。先是几家原本合作不错的布商突然中止了供货合同,接着是街坊邻居开始传一些奇怪的话—— “哎哟,听说琳琅记的绸缎染料不干净,穿久了会褪色。” “可不是嘛,我家小姑子前两天就买了一匹,回去洗了一次,整盆水都红了!” “还有说是要价比别家贵,其实用的都是边角料拼的!” 我气得牙痒痒,却又不能冲出去跟人对骂。 更糟的是,原本络绎不绝的顾客突然少了大半,门口冷清得能养鸽子。就连隔壁那位热心肠的大叔也皱起了眉头:“小姑娘,你这是得罪什么人了?” 我苦笑着摇头:“没得罪谁,就是树大招风吧。” 可我心里清楚,这不是普通的流言蜚语,而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我立刻让掌柜的去市场上打听情况,果然不出所料—— 几家大型布庄联合起来,将同类商品的价格压低了近三成,甚至有商家打出“琳琅记同款,价格便宜一半”的招牌,吸引了不少贪图便宜的顾客。 更狠的是,他们还专门派人四处散播关于我店里的谣言,甚至连我亲手设计的新品都被仿制出来,贴上低价标签,抢走了不少回头客。 我坐在铺子里,看着账本上不断下滑的数字,拳头越握越紧。 “姑娘,咱们怎么办?”掌柜忧心忡忡地问。 我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街道。这条热闹的小巷,曾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如今却被一群豺狼虎豹围住,步步紧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