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场景催眠-《心理医生的故事》
第(2/3)页
孩子一听,又立刻举起右手。凌峰问他眼睛在哪里时,他便不好意思的摸摸眼睛,凌峰见状,像考试一样,继续问道鼻子,耳朵,眉心在哪里……
可是,当他听到眉心在哪里时,忽然如往常,连忙丢下耳朵鼻子,立刻眯着眼睛,摸着自己的眉心笑了起来……
可是,凌峰停下还不到三分钟,他却又旧情复燃,默默无声之中继续垂首低头。凌峰见他屡改屡犯,又再次对他说道:“看左边……看右边……右边……左边……”
总之,凌峰越说越快,希望让他在极速反应中,扰乱他原有的负面意识,让他在放松情况下,既时情景能趁机进入他的潜意识…
可是,虽然孩子听从爸爸的指令,并努力保持同步反正,但始终都弥漫着难以掩饰的无聊,敷衍,与逃避。
那一刻,凌峰在思索中,便故意让他看下面,可是,他却带着调皮的微笑,偏偏向上面看。让他向上看,他却带着同样的神情,故意望下看……
虽然他调皮的反应,属于正常互动,但他那消极的眼神依然没有改变。更糟糕的还没过一会,他那无精打采的样子,显得更加疲惫。
在人流不息的地下城,凌峰发现他越加疲惫的那刻,心想孩子这种异常疲惫与逃避行为,可能真是地下商场的噪音压抑性,让他在难以适应的状态中,诱发了原有的压抑意识。因为那一刻,凌峰想起一个雨夜,带他到火车站接舅舅之时,虽然,深夜的地下车站比较安静,但他依然在同样的排斥中要求上去。
凌峰心想,类似的情景,出现类似的反应,那就可以说明,一定是类似的原因,造成的类似反应。
因此可以说明,应该是孩子三大意识,因为听觉敏锐对噪音难以适应,连带性诱发了以前形成的潜意识压抑与恐惧,在地下商城具有压抑性的环境中,诱发了内在的情绪反应……
凌峰边想边拉着他向地下游乐场走去。可是,孩子面对众多游戏的那刻,凌峰无论如何哄骗,他依然和往常一样,不但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还强烈的用肢体语言要求上去。那种神情,好像游乐场就是快要塌陷的地狱,让在焦急中显得浮躁不安。
面对如此情况,凌峰在郁闷和纳闷之中,揣测着他疲惫焦躁的眼神,心想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为何老是如此呢?
他想来想去,无论如何观察分析,都不像是他思维意识的认知,和显意识感知,因为害怕恐惧而逃避。那既然如此,唯一的可能,应该是这里的环境,诱发了他潜意识负面信息,造成身心三大意识冲突,表现出焦躁疲惫!
凌峰心想,如果孩子不是因为既时恐惧,造成的焦躁逃避,那孩子就应该能疲惫与压抑中,会在自己安全的怀抱中睡去!
反过来说,假如他在疲惫与压抑中,在此环境中难以睡去,那可能就是因为听觉敏锐,诱发了他潜意识里的以往的恐惧信息!
因此,凌峰想到此处,心想孩子如果不是因为听觉敏锐诱发的既时恐惧,那他就有可能是因为心理冲突造成的疲惫。如果真的如此,那孩子自然就容易在眼前非既时恐惧环境中睡去……
如果孩子真的能在眼前的环境中睡着,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就会因为由潜意识为切入点,将吸收到的既时信息,直接转化为心灵或潜意识信息,那么孩子一觉醒来,就有可能出现奇迹,将会在潜意识支配下,从此喜欢上这里……
因为,这不是没有可能……
因为,这是天道的自然法则……
因为,这个法则支配着整个宇宙……
而孩子也属于宇宙,只不过是个小宇宙而已。所以他身心的运作和整个宇宙的运作是相同的……
因为,孩子在睡前醒后的那段时间,是处于睡眠与清醒的交接状态,也是身心最大限度,排除心智干扰的自然运作状态。其实这也是催眠原理中,需要获得最佳状态。所不同的是,此时只是利用孩子的疲惫和自然场景,代替人工催眠而已。
虽然,场景催眠模式,难以保证整个过程都处于受催眠状态,但在他睡前醒后那短暂的两个时间,同样会在受催眠状态中,让他由潜意识吸收环境信息,通过即时转化,激发心灵的力量,主宰他日后的行为!
虽然,两种催眠方法不同,可一旦进入催眠状态,它所产生的效果就像一杯水,被分到两个器皿里一别无二。同样能让孩子在生理,思维意识,以及显意识等功能降低到一定的薄弱状态,让潜意识获得最大限度的活跃与开放,从而让潜意识最大限度,吸收外在信息作用于现实行为……
于是,就在噪声阵阵而又绵缠的地下餐厅的沙发上,凌峰让孩子静静的躺在怀里……
果然,随着时间的流动,孩子很快在惊喜的期盼中睡着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