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结果现在才刚刚过去没有一年的时间, 比彻.阿诺德却突然说,自己有预感可以成为钢琴大师了, 这一句话,就连麦克斯教授,扎克教授等钢琴大师脸上都露出了一抹惊讶, 这无异于在钢琴界投放了一颗原子弹啊。 沈彧听到比彻.阿诺德这么说之后, 并没有志得意满,反而表现的极为的谦虚, 他笑着说道, “这位朋友你错了,你能感受到你距离钢琴大师不远了,并不是我的功劳,而是你的积累达到了这个要求,我只是恰巧给了你一些灵感而已,并不值得道谢,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的吗?” 虽然沈彧这么说,但是比彻.阿诺德并并不会这么想, 沈彧不愿意承认,他便不再说出来,将这份恩情记在心中就好。 比彻.阿诺德定了定神,这才重新开口道, “沈彧先生,我想请教一下,您在演奏一首作品的时候,是如何处理自由节奏和严格节奏之间的平衡,以及表达情感的同时保持音乐的结构完整性?”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 几乎所有的音乐人都竖起了耳朵,就连克里斯蒂安·托马斯也不例外, 他对于沈彧这个问题的解答也充满了期待。 这个问题并不简单,涉及到了钢琴家在一场演奏中,对于节奏,时间和情感的掌控, 是一个十分有深度的问题, 就连克里斯蒂安·托马斯都有些不太好回答。 沈彧听到这个问题之后也是一愣,没有想到竟然会问出这么有质量的问题, 之前开演唱会的时候,台下坐着的大多会请教一些基础的问题, 导致他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回过神来之后,他眉头微皱思索了好一会儿之后, 这才看向比彻.阿诺德道, “我认为使用RUbatO(自由节奏)的前提是,你足够了解这首钢琴曲,RUbatO并非是随意的加快或者放慢节奏。” “我更喜欢称之为偷时间,但是偷的时间是需要还回去的,在一处放慢速度,在另一处就需要加快速度弥补时间,这种弹奏的核心保持了钢琴曲的整体流动性和结构完整性。” 说到这里,台下的观众们也都认同的点了点头, 沈彧的说法很新颖,也一针见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