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4章 这里就是大宋-《北宋大丈夫》
            
            
            
                
    第(3/3)页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巨大的声音就像是雷霆在轰鸣,低沉,却格外的振奋人心。
    “这是……无衣!”
    一个孩子欢呼了起来,“我记得,我会背……”
    他昂首认真的跟着唱了出来。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这是兴于一千多年前的诗歌,纵使在千年后,依旧让人心潮澎湃。
    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唱了起来。
    段西平骄傲的道:“大郎,二郎,千年前周室内讧,以至于外夷入侵,危在旦夕。当时的秦国,是秦襄公吧。对,秦襄公的封地就在附近,于是起兵共抗外夷!”
    段涛读书不行,但段峰却不错,他仰头问道:“爹爹,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也有些这个意思。”
    段西平点头,“对,不管有多少纷争,但当有外敌时,我等汉儿就该携手抗敌!”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段西平父子三人大声的跟着高唱起来。
    耶律休茫然看着这一幕。
    千年前吗?
    千年前的中原是什么样的?
    他恍惚记得有人说过什么……
    千年前的中原很可怕,大军频繁出塞,打的塞外的诸部族纷纷往千万里外迁徙。
    那时的汉儿……
    他看着那些高唱的人。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辽国在文化上早就被同化了,特别是在贵族和官员中间。
    而且他们也有科举,一样要考试,一样要借此为官。
    所以他听的懂这首诗的意思。
    谁说我们没衣裳穿,与你一起穿那件衣裳。修整我的矛戟,我们一起出发。
    幽州城中的百姓都兴奋的跟着大声高唱。
    这首诗出现的时机太好了。
    在这个时刻,让幽州百姓知道大家是手足兄弟,并肩杀敌的同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让我们并肩去厮杀!
    城中爆发出了一阵巨大的欢呼声。
    城外,在等待的赵曙和宰辅们都被这震耳欲聋的歌声给震住了。
    城门那里,陈忠珩踮脚往里看,然后回身跑过来。
    “陛下!幽州城里的百姓都在跟着唱呢!看着好热闹!”
    赵曙微笑道:“朕听着都觉着热血沸腾,选的极好。”
    韩琦叹息一声,“沈安说要唱什么歌,臣当时听了就觉着不错。”
    可昨夜他听到了营中的将士们在低声唱歌,就说吵得很,听了聒噪。
    富弼冷笑了一声,觉得此人果真是无耻。
    连赵曙都觉得这位首相真的是让人无言以对。
    “陛下!”
    城口处的亲事官们突然分开,站成了两排。
    这是欢迎大宋皇帝陛下进城。
    赵曙轻轻策马,战马缓缓前行。
    稍晚些后,韩琦等人跟了上去。
    门洞里有些阴,还有些潮湿,赵曙不禁微微皱眉。
    前方就是出口。
    两排亲事官组成的骑兵在左右引导。
    战马迈动着优雅的步伐走出了城门。
    光明降临。
    “万岁!”
    无数欢呼声。
    以及无数挥舞的手臂。
    这一刻。
    这里就是大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