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请叫我教育家-《北宋大丈夫》
            
            
            
                
    第(2/3)页
    往年的国子监发解试,那些在太学附学的人总是能夺取不少名额。
    可今年他们却……
    全军覆没了。
    沈安只是在看着富弼,用一种无声的语言来回答他的问题。
    你的问题是个渣渣!
    我就刻板的教了,就没让他们仔细琢磨,直接教了。
    咋滴?
    那些权贵子弟请了大儒来教导,可那又能如何?
    在我的刻板教导下,在太学的学生面前,他们依旧是溃不成军!
    你们能咋滴?
    沈安的气势渐渐起来了。
    “你这是狡辩!”
    韩琦说道:“先贤的学问自该仔细琢磨探究,你这般教出来的学生,可能为大宋……”
    他的面色突然有些发红,然后也卡壳了。
    两个宰辅都主动退了,啥意思?
    众人一想,才发现不大对劲。
    合着大伙儿学的学问里,实用的少,虚的多。
    以前的科举甚至把诗词摆在了首位,诗词不过关,抱歉的很,下面的考试你没必要再参加了,回家去吧。
    这不是玩笑,诗赋、贴经、墨义,这才是原本大宋科举的精髓,后来策论什么的才有了起色……
    这样的考试内容能找出什么人才来?
    赵祯看了韩琦一眼,心中暗恨。
    他坐蜡了。
    进士科还有策论什么的,别的科那纯属就是扯淡,贴经墨义就是基础知识,大伙儿死记硬背就是了。
    这样读出来、考出来的官员,有啥用?
    赵祯作为皇帝最清楚不过了,毛用都没有!
    比如说苏轼,给他安排的工作只是福昌县的主簿,这厮竟然不受,准备等待制科。
    这就是眼高手低的典型,认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你竟然只给一个主簿的官职,莫不是在羞辱我吗?
    沈安并未说话,这些攻击就不战自败,一时间殿内的气氛有些古怪。
    狼狈啊狼狈!
    包拯在感受着这股气氛,等见到赵祯有些茫然之色后,就出班说道:“沈安,老夫问你,太学囊括发解试,可都是因为刻苦?”
    这话问得好啊!
    老包看似提问反对,可却是在帮他过关。
    沈安心中得意,正色道:“正是。”
    包拯冷笑道:“可天下多少刻苦之人,为何不中?”
    是啊!
    天下多少比太学学生还刻苦的学子,他们依旧没前途。
    沈安笑道:“成功之路无数条,刻苦只是其一,最关键的还是要得法。”
    他神采飞扬的道:“何为得法?教授得法,学习得法,契合之后方能成功。”
    “如何教授?”
    包拯的问题正是大家想问的,只是不好意思。
    沈安说道:“做题,别四平八稳的背书做文章,要多做,每日做题不休,文章诗词做到麻木,贴经墨义看着就想吐,如此方能大成。”
    噗!
    有人竟然笑喷了。
    哈哈哈哈!
    殿内瞬间就多了笑声,连赵祯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他认为是沈安请的大儒得力。
    全都在笑,可沈安却站在那里。
    他微微眯着眼,很是漠然。
    一群渣渣,以为这些很好笑吗?
    笑声渐渐停息了下来,有人问道:“沈安,你莫不是玩笑?”
    玩你妹!
    沈安淡淡的道:“诸位若是不信,尽可去问。”
    “问郭谦!”
    “要快!”
    有人狂奔而去。
    接下来开始议事。
    第(2/3)页